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值得買但是要撿便宜才買的 Keilberth 1955 指環
自從2006年英國的Testament唱片公司發行這套指環中的齊格菲之後,馬上在指環迷甚至古典音樂樂迷之間引起一陣騷動。主要是因為他不像其他50年代的拜魯特實況錄音,而是有很多賣點。這些賣點加起來,讓這套指環成為非買不可的收藏品。
首先,這套據說是第一套用立體聲技術錄製的指環全曲。過去的觀念都認為,Georg Solti與維也納愛樂在1960年代的那套指環(DECCA),是第一套立體聲指環,而那套指環的錄音效果以及Solti淋瀝的指揮風格,讓那套版本至今依舊號稱最經典且公認最safe的必備版本。殊不知,其實早在1955年,同樣一批錄音工程師Wilkinson與製作人Culshaw,就已經在拜魯特嘗試使用最新的立體聲錄音技術來收錄指環。錄音的成效顯然十分卓著。只是不知道甚麼原因,這套錄音被遺忘在DECCA庫房裡超過40年。相關的傳言不斷,卻鮮有幸運兒能夠欣賞到這套最早的版本。直到Testament從DECCA那裡取得版權之後,終於與愛樂者見面。
其次,不只是第一套立體聲錄音的指環,也是第一套立體聲實況錄音的指環。在錄音室完成的指環,最大的優點往往是可以動用更著名的的管弦樂團,在傳統的演奏廳或是音效良好的錄音室,經過完整仔細的剪接彩排之後,精雕細琢出完美的成品。Solti那套經典版本幾乎充分體現了以上的特性。維也納愛樂比起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平均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吧。錄音效果更是驚人的好。相較之下,指環實況錄音,多半出自拜魯特。曾經聽過一種說法,華格納規定指環只能在那個由他親自設計打造的音樂殿堂中上演,所以,要在其他地方聽到完整版的指環,可謂難上加難。實況錄音自然得出自那個一年一度的音樂季場合。偏偏那個音樂廳的特殊造型,管弦樂隊的樂池是一種向下延伸的位置,而且樂手的座位編排方式也不同,因此給實況錄音的麥克風位置造成一定的挑戰。考慮到這個因素之後,Keilberth 1955年這套立體聲的版本所展現出來的效果,真的會讓人非常的佩服。歌手的音量與樂團的音量之間平衡感很好,舞台上一舉一動的腳步聲,可以聽得出來,而樂團的木管樂器的音色,強弱對比,都在水準之上。
第三個賣點就是參與演出的陣容。很多資深樂迷喜歡說,1950年代的拜魯特是一個已經逝去的acoustics黃金年代,當時的重量級指揮家都曾經參與指揮,留下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演出,福佬,克納,克勞斯,還有Keilberth等。而當時募集到的唱將陣容更是驚人,Flagstad,Varnay,Modl等等,都是數一數二獨當一面頂級歌手。所以,每當指環迷只能透過單聲道的破爛錄音來欣賞與想像現場演出的場景與音樂時,心中的感慨是必然的。如果有好的錄音,收錄精彩的演出,該有多好,可以聽出更多的細節,更有臨場感。現在,Testament這套錄音著實滿足了這些資深樂迷的需要。表現出來的成果的確非凡。我自己還沒有那種功力可以比較不同歌手在同樣角色的優劣,但是單就欣賞的過程中,我特別喜歡這個版本的戲劇性,不管是父親與女兒理性的辯論罪與罰,或是父親對於女兒未來前途的關愛,都非常生動。
雖然我現在只有女武神,但是應該會慢慢把其他三齣給收齊,因為整個音樂的表現非常讓人滿意。但是,有兩個缺點是非常嚴重的。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新的一套,四張CD,竟然定價將近90美金。雖然一般可以用$50左右買到,但是還是非常的昂貴,我也真的買不下手。特別是,其實整個錄音的時間是有可能塞進去三張CD的容量的,大多數現在市面上的版本也都只需要三張,Testament卻選擇用四張。我想,除了增加張數可以定價定高一點之外,沒有甚麼很大的差別。所以,等二手CD是一個比較實際的策略。另外一個缺點也非常嚴重,雖然網路上提到這個問題的愛樂者不多。就是,這些CD雖然定價超高,但是卻裝在環保紙盒中,每張CD個別裝在紙袋(paper sleeves),再搭配一本精美的解說冊。鑑於超高定價,我原本想應該也是豪華的包裝品質,硬殼的slipcase,加上笨重但是堅固的jewel case,附上一本厚厚大大的解說書才對。可是,期望與現實的落差真的太大了。雖然紙盒印刷與品質都沒有問題,解說冊也很有用,也有完整但小字體的libretto,可是,真正的問題在於那些裝CD的紙袋,品質真是讓人傻眼的拙劣,紙張看起來與摸起來非常薄,很容易受潮(台灣的朋友有沒有碰到類似的問題?注意一下比較好。)而且很容易產生毛邊。CD如果常聽,拿進拿出的,絕對很容易產生滿滿的刮痕。我甚至覺得,那些紙袋的品質比廉價廠牌Brilliant使用的環保紙袋包裝都來品質更差。也比SONY的顧爾德大全集的紙袋遜色很多。失望之餘,趕緊拿了一些塑膠的套子把CD另外裝,塞進同樣的紙盒。原本附的紙袋就變成裝飾品。我可不希望它們聽個幾次就刮傷。
總體而言,個人認為這套CD值得大力推薦。如果你不想一套一套蒐集,也可以考慮最近推出的整套指環,雖然我不知道裡面的解說冊有沒有縮水。所費不貲,多找找比價,或是等二手市場降價。
[10/29/2008]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再談李雲迪
當然,每個音樂家每天的狀況都不一樣,在不同的場子,面對不同的觀眾,很自然的會有不同的表現。節目單上的曲目也不盡相同。但是,看了那篇樂評之後,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比較價值。因為,兩場音樂會的曲目非常的接近。蕭邦的四首馬祖卡,平靜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李斯特/舒曼的改編曲,下半場是展覽會之畫。
這這篇樂評也很難不落俗套,拿他跟郎朗來做對比,後者在舞台上的浪漫外放式表演風格,跟前者較為冷靜內鍊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作者說,怎麼好像當天晚上,向來比較冷靜的李雲迪也沾染了一點Langisms。當然,這句話是褒是貶,就看你怎麼解釋了。
提到蕭邦的四首馬祖卡(Op. 33),樂評人說,他的演奏,「在華麗的外貌下,難掩躁動與滑稽的內涵」(his performances, for all their splendors, were restless and jerky)。這當然是很高竿的音樂評論,用字精確。他知道馬祖卡舞曲的困難,在於重拍應該打在哪個地方。但是,李雲迪的表現讓他覺得有急躁趕進度的樣子,重拍下的不太對。雖然我不懂馬祖卡舞曲的拍子問題,但是幾個月前我在聽的時候,也有這種類似的感覺,只不過我只能用「不太對味」的籠統字眼來表達。
另外,關於蕭邦的這首平靜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有關波蘭舞曲的部份,樂評人寫:「絢麗的樂段與驚人的速度讓人血脈賁張,但是讓人喘不過氣的音樂顯然有些狂熱過頭了」(The polonaise, which festoons a jaunty dance tune with dazzling runs and passage work, was exciting but so breathless that it became hectic.)。我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偉大音樂家的音樂需要呼吸,你也聽得到呼吸,特別是蕭邦的音樂,之所以說他是鋼琴詩人,就是因為在樂句樂句之間,聲音與無聲之間,和聲之間,應該有一定的氣息的流動。
至於展覽會之畫,樂評人也沒有甚麼好印象。只看到快速的音符與淋厲的技巧,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快,聲音這麼大,好像聽不出個所以然,只是為了要show技巧嘛?(But did he race through the dauntingly difficult “Marketplace at "Limoges" just to show off his nimble fingers and awesome repeated-chord technique? Final notes of certain phrases were swallowed up as he lurched to the next.)
這位樂評人對於李雲迪與小澤征爾的那張協奏曲讚譽有加,他最後表示,也許多演奏一些室內樂,跟一些比較強勢的指揮合作,對他會有幫助吧。
當然,紐約樂評人向來以尖酸刻薄著稱,看走眼說錯話的事情也不是沒發生過,聽聽就好。只不過,讀到一篇可以讓我產生共鳴的樂評,還是讓人欣慰。
舊文:李雲迪:sensation or success
http://richterrecorded.blogspot.com/2008/03/sensation-or-success.html
原文:New York Times (10/13/2008)。
http://www.nytimes.com/2008/10/13/arts/music/13yund.html
[10/17/2008]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EMI即將發行十四片裝李希特錄音
同樣一個大磚頭系列的錄音,還包括李帕弟(Dinu Lipatti, B00166QKJW, 7CDs),所羅門(Solomon,B00166QKJM, 7CDs),米開蘭傑里(ABM, B00166QKJ2, 4CDs),歐大王(David Oistrakh, B001ASVXSE, 17CDs, complete recordings),艾格洛夫(Youri Egorov, B00151HZ42, 7CDs)等等。看來EMI的炒冷飯功夫不輸Brilliant了。雖然是冷飯,還是挺實惠可口的。
[08/08/2008]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披著獅皮的羊』
她是對的。不過只對了一半。其實我打從一開始就看的很開,也不是真的生氣。網路上的東西,一旦放上去,就已經脫離了自己的管轄權了。快速流傳複製,就算讀者或是轉載者想要找出原作者,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見怪不怪。而且,能夠讓更多愛樂者可以欣賞到阿巴多精闢的分析貝多芬的交響曲,總是一件好事。
但是,就算是溫和的羊只能發出微弱的咩咩叫,只要站在對的這方,只要獲得共鳴,也能夠傳得夠遠,夠久。
繼續找巴哈爺爺玩耍吧。
[08/04/2008]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阿格麗希的最新DVD
阿格麗希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回到Saratoga Springs參加這項活動了。印象中,幾年前她和小提琴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在這個地方合作演出貝多芬的克羅采奏鳴曲,演出實況後來被EMI拿出發行。見底下這張圖。
不過今天要談的是一張最近才剛剛發行的DVD,叫做Martha Argerich, Evening Talks。 我也還沒看過。但是最近的紐約時報有一篇報導(8/3),把這張DVD介紹得很有趣。這張DVD的主要內容是製作人Georges Gachot與鋼琴家於2001年在德國的一場音樂會的彩排與正式音樂會之間所進行的三個小時的訪問。據說,Gachot為了得到阿格麗希的首肯,整整花 了二十年的時間,終於說服她,接受訪問。由於阿格麗希雖然演出活動很多,每年也在Lugano有自己的室內樂音樂節,但是她卻是很少接受媒體的專訪。相關 的DVD更是少之又少。據說這張DVD是唯一僅有的發行,是不是唱片公司自己老王賣瓜,到是有待查證。
訪談中,阿格麗希談到她的音樂演奏 生涯,她的舞台恐懼症,她說他是很害羞的人(shy),年輕時候得到的大獎,讓她一鳴驚人之後,所承受的各種壓力。倒是製作人很識趣,沒有問到她的感情婚 姻問題(結過兩次婚,有三個小孩),或是這些年來困擾她的健康問題。有一個有趣的部份是她提到她的近視問題。小時候沒有隱形眼鏡,她也不想戴眼鏡上台,所 以在演揍得時候,鋼琴的黑白鍵盤看起來就像是鱷魚的嘴巴一樣。她的第一次音樂感動經驗,是六歲的時候,聆聽鋼琴家阿勞(Claudio Arrau)演奏的貝多芬第四號鋼協的第二樂章,末段顫音的部份讓她全身佈滿雞皮疙瘩,像觸電一樣。這是為什麼她拒絕演出那首協奏曲的原因。(我倒是不知 道她到底有沒有演出過那一首。)
DVD除了訪談內容之外,還穿插許多音樂演出的影片。還有彩排舒曼鋼琴協奏曲的畫面。我想每一位阿格麗希的忠實粉絲都應該要收藏這張DVD。
對了,阿格麗希這幾天在Saratoga Springs的演出資訊,可以在SPAC找到。
紐約時報的報導URL:http://www.nytimes.com/2008/08/03/arts/television/03schw.html
[08/08/2008]
[怒吼文] 辛苦翻譯的文章被偷去用了 大家評評理
前幾天在一個知名友站看到一篇轉載的文章, 內容是指揮家阿巴多與唱片製作人史萊柏對話錄, 談論的主題是阿巴多對於貝多芬的交響曲的個人觀點. 友站著名的轉載來源是中國大陸同樣知名的 “古典音樂資訊”.
我只看了標題跟第一段話, 就立刻認出來, 那是我兩年前翻譯的舊文章. 網址在此: http://blog.roodo.com/eusebius/archives/2202112.html
於是我在友站留言說, 既然要轉載, 何妨請站長轉載最初的來源, 就是我家啦. 友站立即把文章給撤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應該是好文章, 才想要轉載, 但是現在卻整個撤掉. 不過這是別人的事, 我倒也沒有什麼意見.
不過昨天想了一想, 一定要去看看那個 “古典音樂資訊” 在搞什麼名堂. Google一下, 很快找到那個網站. 原來那個網站我以前也去過,
裡面有很多好的文章. 只是, 我翻譯的文章, 竟然就出現在上頭, 發布日期是7/21/2008. 文章最後面只有一個小括號, 寫著
“環球唱片提供”. 所以我就在該網頁上留言, 希望對方可以著名文章的出處. 目前還不知道對方會怎樣處理.
網址在此: http://blog2.poco.cn/myBlogDetail.htx&id=2390801&userid=38395889&pri=&n=0
在那個網頁上的文章, 除了繁體改簡體之外, 就只有把一個人的人名作了改變, Del Mar 從岱馬爾被改成馬爾. 其他, 文句, 措辭. 幾乎一模一樣.
我也不想說對方一定是蓄意抄襲, 可能這兩年多來, 已經到處流傳了, 可能因為中國無法連上樂多, 被輾轉好幾手之後, 流傳到彼岸. 也許被環球唱片公司給A過去當自己的文案了. 所以我只希望 “古典音樂資訊” 網站可以註名出處就好. 姑且假定是環球唱片提供的.
但是, 環球唱片公司什麼時候跟我買中文翻譯的版權啦? 我也不是接受委託才翻譯那段訪問, 只是自己興趣. 如果他們覺得我的翻譯可用, 也應該問問我的意見才拿去用吧?
著作權的問題我不是很懂, 但是, 原文與譯文的著作權, 應該是不同的. 雖然我翻譯網頁上的原文, 並未先徵得對方授權, 但是我有聲明在先, 也未做商業用途. 就算有原文版權, 也不表示對方就可以把我翻譯的文章拿去作為己用吧. 真是可惡.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在別的地方看過類似的狀況, 或是類似的文章已經出現在環球唱片的文案中, 還請好心提醒我一下.
太可惡了. 我要怒吼. 怒吼.
順帶一提, 這篇訪談錄真的不錯看, 沒有爬舊文習慣的新朋友, 不妨到左邊 “翻譯文章” 類別中找出來瀏覽一下. 大家要轉載引用, 非常歡迎, 請註明出處即可.
[07/31/2008]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人與琴的對談
最近在想一個問題。音樂本身與樂器之間的關係,與音樂家在詮釋音樂、表現音樂的過程,究竟是甚麼樣的互動關係?我們
知道,有些作曲家寫的曲子可以他自己改編成各種不同的樂器,甚至樂團。巴哈大概是這種改編曲風的佼佼者,沒事就把清唱劇改成獨奏曲,把小提琴協奏曲改成鋼
琴協奏曲。這種時候,音樂,或者說,音符與旋律,究竟與樂器的關係有多密切?
音樂是抽象無形的。在五線譜上,它們本身是一堆沒有意義豆芽菜,它們是一種紀錄的系統,記得是作曲家
腦筋裡頭的音樂。可惜我們沒有一種儀器,可以直接把作曲家腦中的音樂以聲波的形式記錄下來。所以只能寫在樂譜上,標誌出音符的相對與絕對位置,長短強弱,
速度,甚至表情記號等等。這些努力都是希望可以再現音樂家腦海中的那種意象。
看音樂電影的時候,最有趣的部份,或許也是最引人入勝的部份,就是作曲家在創作的過程。我們看到音樂
家們手上拿著一份剛出爐的手稿之後,耳邊就傳來電影配樂的那段音樂,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子,看到譜就能夠享受音樂,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就像電影阿
瑪迪斯中,躺在病床上的莫札特很迅速地交代助理(電影裡是死對頭Salieri)要如何完成最後的安魂曲。每當他想到甚麼樣的音符,電影就奏出那段音樂。
音樂變成可以用心神體會的,而不需要用聽的。要iPod幹嘛?抱著一疊樂譜,甚至小小的筆記本,就可以『聽』到各種音樂了。
同樣的過程也可以發生在作曲家與音樂之間。如果有這樣一種機器,可以把作曲家腦袋瓜裡想到的音樂,完
完整整忠實的擷取出來,那作曲似乎就變成一種輕鬆愉快的過程。不用一個音符一個音符拿筆紀錄在五線譜上,也不用一遍又一遍的謄寫。就像上帝一樣,這裡要有
男高音哼唱神聖的旋律,同時小喇叭要奏出幽谷空鳴般的感覺,彷彿福音繚繞在整個地面,霎那間,音樂就浮現在腦海裡,也紀錄在這個特殊的機器中。
可惜的是,音樂創作與再製的過程,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必須從再現
(representation)的觀點來看。當作曲家採用西方這種記譜方式的時候,可能只是把這個譜當成提醒自己曾經寫過這樣的東西。就像我們有時突然
寫作有了靈感,希望趕快寫下來,以免過陣子就會忘記一樣。所以,對某些時期的樂譜而言,樂譜上得記載能否忠實地再現心目中的音樂,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對他
而言,音樂來自他本身,這些豆芽菜就像是提醒他自己要這樣子彈奏的reminder。慢慢的,記譜能否忠實且充分傳達作曲家的理念,似乎變得重要。表情記
號,速度記號已經不夠用,需要用說明的方式,彷彿在寫文章一樣使用形容詞修飾。
當其他音樂家,或是樂手,或是演奏家拿到這些樂譜時,他們能不能忠實地再現作曲家在創作的時候腦筋裡
出現的那個音樂呢?或許由於隔了一層紗(或是牆)慢慢的,音樂家的詮釋的概念就進來了。既然作曲家已經作古,我們已經無從確知作曲家的原始意圖,剩下來可
能就是想辦法透過樂譜上的豆芽菜來試著讀出音樂的內容。
不知道我在胡說八道些甚麼。趕快停筆吧。
[07/28/2008]
巴哈的二聲部創意曲第八號
練琴應該超過兩個月了。今天來報告一下進度。巴哈的平均律第一卷C大調前奏曲,現在已經ok了,那天給老師驗收過了。貝多芬的給愛麗絲,大概有百分之八十
了,只剩下B段的左手沒有跟右手搭配起來,雖然只有幾個小節,不過我想暫時擱著,以後再把剩下的補起來。最近專攻的是巴哈的二聲部創意曲第八號。那時候本
來要練第一號,後來再老師大力推薦之下,開始練這首。可真是讓我吃足了苦頭。
比較容易的地方就是這首曲子真的很好聽。開始練習之前,把Andras
Schiff在DECCA的版本找出來聽,一開始輕快的段奏上升音型,左右兩手交替奏出八分音符的主題,也同時交替奏出十六分音符的伴奏。這首就像給愛麗
絲一樣,就算彈得很爛,也超耐聽的。Schiff彈得實在太快了一點,八分音符主題很輕巧,但是覺得力道不夠,太輕快的緣故,所以一些細節聽不太出來。他
又喜歡自己加一些小小的裝飾音,好聽,但是對於對照著譜豆芽菜一個個看的我來說,可是幫助不太大。
所以後來又從GG的大全集中把顧爾德給請出來。他的版本就很有幫助了。音粒清晰有力,左右手的每個音符都可以聽出來。而且那種力道與動能比較強。放在車上repeat,一分鐘就可以彈完,每天開至少一小時的車,算是算應該有聽了上千遍了吧。
可是阿,練琴這東西難就難在,就算你聽了上萬遍,不會也是不會。腦筋裡的音樂就是不能立即直接忠實的轉移到手指的運動,轉移到鍵盤發出的聲音。就算我要複
製腦筋裡頭的音樂,我的雙手始終像個苯拙的機器人,不聽主人的使喚與控制。
原來,彈琴跟製造出那個腦筋裡的聲音,是不一樣的。首先,必須兩手分開練,這首曲子的兩聲部又特別適合左右分開練,先練右手,抓住感覺之後,再練左手。左
手比較難,尤其是像我這種初學者,手指頭很容易打結。中途一個小障礙是指法的問題,譜上沒有標記,只好自己摸索發揮創意,找到最自然的方式。後來老師總算
即使現身,提供指法,解決了不小的技術難題。真正困難的是左右手要合起來的時候。已經放慢速度大約一半,還是不容易,要反覆不斷的練習同樣的段落才行。
什麼時候才會發明那種樂音隨意轉的裝備呢?
[07/28/2008]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白色巴哈
雖然樂曲的形式都是相同,但是巴哈卻賦予它相當豐富的和聲與表情變化。明亮的C大調和弦之後,第三個小節,就衝上樂曲的最高音符。之後奏降至較低的音域,
有時蓄勢待發,有時低沉呻吟,有時高亢,有時內斂,當幾經波折,醞釀多時的C大調和弦再度出現時,樂曲驟然給人一種舒緩放鬆的感覺。直到最後輕柔的尾奏。
我們可以說,這首曲子相當寫實的描繪自然的景緻,如秋日煦煦的涼風,或是冬天陽光的暖活,或是潺潺流水般不停的前進。
又像是欣賞舞台上的獨舞者,雖然只有一個人孤零零佔據著整個舞台,可是肢體動作與不同的表情,散發出不同的情緒感受,這些不同的表情動作,卻又都維繫在同一個律動的身體上。(有人用這首曲子改編成芭雷舞嗎?)這個時候,演奏家就是那位舞者。
鋼琴家Andrei Gavrilov在一張DVD裡頭說,這首前奏曲就像是白色,全部都是白色,白的讓人抓狂的白。手指頭幾乎都是全部都按在白鍵上。
白,說得貼切,但是意思卻可能不同。白,可能是說單調,無趣,乏味,一成不變。白,也可能是一種萬物創生之前的和諧整體。所有顏色混在一起,不是黑色,是白色。
短短一頁的鋼琴譜,巴哈彷彿帶領我們走過音樂色彩世界的一個大圓。真要自己花時間去不斷練習揣摩之後,才有這種體會。
[07/11/2008]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你今天巴哈了嗎?
開始練琴以來,我可能可以算是最認真的自學學生了(雖然不一定是最老的)。每天早上起床之後,出門上班之前,只要有
時間,就會練習個大約一個小時。晚上吃過晚飯,肚子還沒消化,碗還沒洗,又坐下來彈個一個小時。有時候正好在家時間比較多,可能是隨時走過鍵盤都會手癢坐
下來,手指運動一下。
現在專攻巴哈的曲子。平均律第一卷的C大調前奏曲,現在已經可以順暢地走完,偶爾可以加上一點點自己的『詮釋』,試試加快速度一點點,放慢一點速
度,試試在某些段落加點斷奏,試試如何替行雲流水般的樂曲加上一些表情。原來彈音樂可以有這麼多種不同的玩法。有趣的是,彈出來的音色好壞,或是中間偶爾
穿插的錯音或是停頓,並部會影響腦袋瓜裡已經設定好的音樂的流動感。彷彿就像是GPS設定好目的之後,中間偶爾的加快放慢,路上坑坑洞洞,都不會影響的自
動駕駛模式。滿腦子沉浸在音樂中。在我的腦袋裡,手指隨著意念律動,表現我要表現的感覺與音色。
不過,重點是,真正彈出來的音樂卻不是那一回事。可能正沉醉在優雅的段落,突然一個C被彈成B,然後又彈成C,然後又不確定是不是C,多按了一兩
下,然後繼續前進。對練琴的人而言,這段小插曲根本不會影響腦子裡完美的音樂。對必須忍受我狂練琴的聽眾來說,可真是個折磨阿。禮拜天早上八點,想賴個
床,就會被巴哈給叫醒。下午三點,想睡午覺,又見巴哈爺爺跌跌撞撞來打招呼。晚上九點,想好好看個電視,怎知那個叫做巴哈的又來了。
所以阿,當我幾周前開始練琴的時候,家裏人見面總是會問,你今天巴哈了嗎?現在,一樣問,你今天巴哈了嗎?心情大概很不相同吧。
[06/24/2008]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怪哉!溫室效應vs.歌劇 史卡拉歌劇院的狂想
這真是今天看到最怪異的新聞了。根據外電報導,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今天表示,將根據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的暢銷紀錄影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為故事大綱,製作一齣同名的歌劇,接受委託的是義大利作曲家Giorgio
Battistelli。預定在2011年與觀眾見面。作曲家Battistelli目前擔任維若納劇場(Arena in Verona)的藝術總監。
怪就怪在,「不願面對的真相」講的是全球暖化的現象,並且透過電腦模擬的方式提醒世人注意到這個嚴重的問題。這種「故事」怎樣改編成歌劇呢?會是喜劇?悲劇?鬧劇?誰來演唱逐漸升高的海洋?誰來演唱地表不斷上升的平均溫度?
話說回來,可有人知道,有哪齣歌劇是根據紀錄片故事而寫作的呢?
新聞來源:AP。
[05/29/2008]
開始彈琴了
學會彈鋼琴,一直是我的夢想。來美國留學之後,始終想著要買一個keyboard來玩,但是價錢一直是個考量。一方
面想要買完整88鍵的,而且觸鍵感覺比較接近真正的鋼琴。但是這種價格至少都要四百左右,等於是數位鋼琴的等級了。如果少一點買76鍵,也還是要兩百以
上。怎樣想都花不下手。便宜的可能99美金可以買到,但是只有少的可憐的61鍵,而且指頭按下去的感覺是根本不能跟鋼琴相比的。所以會擔心這樣子的學習成
效會不會造成長期的不良效果,以後買得起鋼琴之後,彈奏的壞習慣就改不掉了。所以,就這樣,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擺蕩猶豫了很多年。
不過前陣子我想通了。鍵盤88或是61,影響並不會太大。特別是對初學者來說,左右兩邊會碰到的機會應該是很少。因此而沒有跨出第一步,有點因咽廢
食的愚蠢。再說,88鍵的鋼琴也是現在的標準,很久以前,數目也沒有那麼多,很多大鍵琴大概也只有五六十鍵吧,並不影響音樂的本質阿。於是,在省錢的最大
考量下,決定買一台價格在100以下的keyboard。正巧看到一個85折的促銷活動,就給他盧下去了。買的是最陽春的YAMAHA,音色尚可,但是按
鍵的力量並不會反映在播放出來的音量,隨便按,聲音音量都頗為一致。這樣就不能作出各種音樂強弱的表情了。「還不會走就想飛!」您大概也這麼想吧。的確,
先把基本功夫練一練再說吧。
手邊沒有任何琴譜,沒有老師。只有一位幼年在家裡學堂學過兩年就荒廢的老婆大人可以指導簡單的指法。怎麼學?沒關係,直接進攻巴哈。這可不是唬人
的。網路上找來巴哈的平均律PDF檔之後,把第一卷第一首C大調的前奏曲,擺在譜架上,就開始do-mi-so-do-mi-so-do-so的摸動了起
來。想當初幼年的李希特也是直接就把蕭邦的夜曲拿來苦練,我拿巴哈來練,好像更高竿一點。
就這樣,每天大概練個一小時。從買到yamaha到今天,大概已經三個禮拜了吧。我已經可以把這首前奏曲從頭到尾走過一遍呢。得意之餘,已經開始想下一首要學哪一首前奏曲。
除了巴哈,另外也練了一首洋娃娃之夢(Dolly’s Dream),因為家裡那口子一拿到yamaha,坐下來就開始彈這首,旋律美麗,表情多變豐富的可愛曲子。據說這是她苦練兩年的成果。從網路上找到了譜,我也開始練習這首。大概在一個星期就可以練起來了。
當然,我說的練起來,都只是自己感覺的,旁人聽起來還是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時常會中斷,不過,大家都說學琴自娛娛人,在娛人之前,能夠自娛,自得其樂,也是不錯的。
[05/29/2008]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好康報!李希特在卡奈基的六張CD (DOREMI)只要十五美金??
兩天前,amazon.com的marketplace賣場上,許多DOREMI的產品出現異常的低價。例如李希特在卡奈基音樂廳的首演1960年,六張CD,只賣15塊左右,加上運費,就是18塊。除此之外,義大利傳奇鋼琴家Reine Gianoli的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全集,五張CD,也是15塊錢。原價都在100美金以上。
這位賣家名稱是dvdlegacy。評價86%,不是頂高,像中盤商,出貨管理可能會有漏洞。雖然可能是價格錯誤,有被取消的可能,但是值得一試。如果他真的寄來,買到就是賺到。如果您人在美國,可別錯過。如果您想買找不到朋友代買,可與我連絡。
如何找?如果您看得到本日誌右邊下方的Wish
List,可以看到李希特那一套。或者進入amazon.com之後,用doremi去搜尋,類別選到music>classical之後,按照價
位排序。可以看到一些高定價但是便宜售價的項目。要選"used or new",就會看到一些提供該項商品的賣家,按照價格由至高排序。例如:
Ricardo Odnoposoff, Vol. 1 小提琴家Odnoposoff一套六張
Complete Works for Violin & Piano 1 小提琴家Olevsky 一套六張
還有之前提過,三位前蘇聯大師共演的鋼琴三重奏,五張,也是十五塊。
其他還有一些,就留待您自己去尋寶了。這種價格應該不會持續太久,要入手要快。
[05/25/2008]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柏林愛樂廳驚傳火警
看到這張照片,可別以為是哪一場音樂會的氣氛熱烈,把整個音樂廳都弄的沸騰起來了。其實是消防人員搶救火災的新聞照片。那棟金黃色的建築,就是古典音樂愛
好者的朝聖地之一,世界知名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專屬愛樂廳(Philharmonie)。剛剛看到的新聞,愛樂廳今天(5/20/2008週二)慘遭祝
融侵襲。火勢延燒數小時之後得到控制。內部毀損情況不明,所幸整座建築物拆掉重建的必要性似乎已經被排除。
起火原因尚無法確定,可能是屋頂焊接工人施工不慎。(說來也奇怪,當初台北圓山飯店也是屋頂焊接工人的問題,前陣子台北的國家音樂廳也是屋頂工人施工的噪音闖禍。)
消防人員在音樂廳屋頂撬開好幾個洞之後,讓濃煙排出,並進去撲滅大火。
事發當時,柏林愛樂成員正在進行彩排。倉皇之間逃到戶外,把許多大型的樂器就留在舞台上,像是低音大提琴,要不就是鎖在保管箱等等。餘悸猶存之際,開始擔心自己的珍貴樂器。所幸工作人員搶救出大多數的樂器。
大火本身造成的傷害,可能遠不及消防水對於建築物與昂貴樂器的傷害。目前無法評估。
除了排練的樂團之外,指揮家阿巴多(Claudio Abbado)事發當時也在場。而鋼琴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原定要舉行的演奏會,也勢必得換到其他場地。
新聞請參考:http://www.nytimes.com/2008/05/21/world/europe/21berlin.html?hp
圖片取自New York Times (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08/05/20/world/20berlin-600.jpg)
[05/20/2008]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義大利指揮家慕提即將接掌芝加哥交響樂團
慕提上次鬧出新聞,是在2005年,因為與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鬧不合,話不投機半句多,突然終止合作關係。也因此,當去年紐約愛樂在尋覓音樂總監時,慕提
的名字不斷被提及,而樂團私下對他也頗有好感。不過當時慕提說,他並不打算再次擔任美國樂團的職位。不知道基於什麼原因,至少他在費城管弦樂團的時期
(1980-1992),也灌錄了不少優異的錄音。
時隔不到一年,慕提突然改變初衷,接受芝加哥的邀請,對於紐約客而言,不免有一點小小的感慨。紐約哪一點不如芝加哥呢?他在2000年婉拒紐約愛樂的邀請(所以才有現在的馬捷爾),去年再度婉拒,雖然他同意擔任首席客座指揮的職位。
不過,芝加哥的誠意一定是很夠的。自從巴倫波因於2006年離職之後,音樂總監一職始終虛位以待合適人選。而慕提應該是他們心目中最中意的人選吧。這回終於能夠如願。
倒是芝加哥交響的這個決定,似乎跟國際主要樂團最近興起的年輕潮流不太吻合。找個資深且具威望的指揮來坐鎮,或許可以增加票房,但是真的能夠帶領樂團走出一片新天地嘛?雖然慕提已經62歲,但是應該還有個十年二十年的指揮生涯吧。拭目以待。
[05/07/2008]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DOREMI 又有李希特最新碟
今天又發現, 五月份又緊接著要發行另外一套兩張的專輯. 目前只有這張圖可以了解大概的曲目.
主體可能是1965年4月15日在卡奈基音樂廳的實況, 再加上幾首舒伯特.這是李希特系列的第十五輯.
根據資料,1965年4月15日李希特在卡奈基音樂廳的演出曲目如下.蕭邦的四首詼諧曲顯然是重頭戲,曾經在DOREMI該系列的第二輯(DHR-7742)出現.至於其他的曲目是否曾經發行過,尚待進一步了解.
Schubert: Sonata D 575;
Brahms: Ballades, opus 10, nos. 1, 2;
Brahms: Klavierstücke opus 118, nos. 1, 3, 6;
Chopin: Four Scherzos;
(encore) Rachmaninoff: Prelude
(encore) Ravel: Miroirs, no. 2, Oiseaux tristes
資料來源:http://www.trovar.com/str/dates/a1965.html
[04/29/2008]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偉哉華格納,鐵腿也值得(下)
Isolde)的故事其實是很簡單的。主要的角色有兩位,崔斯坦是傳奇故事中典型的英雄角色,效忠英明的國王,在戰場上克敵制勝,將依索德當作戰利品要帶
回去給國王當老婆。依索德是傳奇故事中的典型角色,美貌與品德兼備,又有智慧。兩個人又個有一個小跟班,崔斯坦有位忠心的部屬,而依索德有位盡職的女僕。
依索德的愛人在抵禦崔斯坦侵略的防衛戰中敗北,戰死沙場。兩位典型的英雄與美女的關係,卻是由很不尋常的因緣際會所糾纏著。在戰役中,崔斯坦身受重傷,被
敵人帶到依索德那裡,雖然崔斯坦因為膽怯而刻意隱瞞姓名,自稱坦崔斯(Tantris),但是依索德卻非常確定他就是殺死愛人的大敵,決心要殺害他。但
是,就當她舉起利刃要朝重傷的崔斯坦胸口刺下時,坦斯崔張開眼睛看著她,竟然讓她下不了手,手上的利刃不自主的鬆落。而且還用家傳的神效藥將他治好傷勢。
為了報答,坦斯崔宣示要永遠聽候她的使喚。可是崔斯坦最後還是把她擄走,要帶回去獻給國王。第一幕的故事就在英雄返鄉的船上開始的。
依索德似乎對崔斯坦忘恩負義感到憤怒,認為崔斯坦放縱手下挖苦她,是非常的不尊重,更相信自己抓到崔斯坦的把柄,認為崔斯坦沒種,不敢公開招認他的小命是
依索德手下留情賞給他的,所以一直刻意跟她保持距離。於是依索德決定使用祖傳的強效毒藥,要殺死崔斯坦。但是她的僕人不贊成這個技倆,極力反對這種激烈的
手段,不過,隨著大船逐漸接近目的地,她也屈服了。於是將崔斯坦騙到船艙中,編了謊言要崔斯坦喝下所謂『和解之酒』。那是什麼樣的東西,崔斯坦似乎也心知
肚明,他知道她的復仇心,也知道他的生命已經屬於她,於是坦蕩蕩地面對他的命運(fate),拿起那杯毒酒要喝到肚子裡,接受他的命運。豈知毒酒喝到一
半,依索德竟然也搶過來一乾而竟。難道兩人在第一幕就將雙雙暴斃嘛?那後面兩幕要演些什麼?只見原本灰色系的舞臺燈光突然慢慢轉變成深紅色,或許代表著死
亡的血紅色,不過,觀眾們很快就知道,那是代表著濃烈愛情的紅。只見兩人的抓狂似地摟來摟去,連國王駕臨都難分難捨。原來他們喝下去的不是毒藥,而是春
藥。一場悲劇就此鑄成。
第二幕只是悲劇的初階段。雖然崔斯坦還是將依索德獻給國王當老婆,春藥的力量還是將兩個人緊緊拉扯在一起。有天,國王戴著眾臣夜晚出遊打獵,只留下依索德
在家。她又點起信號,召喚崔斯坦前來。兩人就這樣唱著一段又一段的談情說愛華格納顯然野心很大,要在這個段落塞進去愛情世界各種或發生的七情六慾,渴望天
長地久,又擔心無法海枯石爛。渴望夜晚的美,詛咒白晝所代表的光明與假象。有激情,有坦白。有憤怒,有包容。不過,透過字幕機一句一句欣賞歌詞,我發現這
段的歌詞其實挺搞笑的,一點都不比瓊瑤的台詞遜色。有句說,沒有依索德的愛,崔斯坦就不存在。但是,因為崔斯坦與依索德是分不開的,只要有崔斯坦對依索德
的愛不死,崔斯坦就不會死。真不愧是是德國人,喜歡搞思想。突然之間,一個象徵國王權威的巨塔緩緩地從地面升起,代表著在旁邊窺視已久的國王終於按耐不住
獻身,兩人的不倫之戀就此曝光。原來所謂的夜間狩獵,根本就是安排好的陷阱。傷心欲絕的國王緩緩動人地訴說崔斯坦的身世,他和過世的妻子無後,將崔斯坦視
如己出,所以不願意續弦延續香火。只不過因為崔斯坦堅持要把這個優質的異國美女獻給他當妃子,他才勉為其難同意。讓國王心痛的不是妻子的背叛,而是崔斯坦
的背叛。嚇,這下子,原本看似忠堅的不倫之戀突然之間有了大轉折,這樣的愛情豈是我們所能夠認同的?崔斯坦究竟是花心蘿蔔還是玩弄國王的惡棍?崔斯坦不願
意辯解,在一陣混戰中,再度坦蕩地接受他的命運,挨了另外一位將軍的一刀。倒地不起。
當然,崔斯坦的厄運還沒結束。第三幕的場景設定在他的故鄉,遙遠的一個小島上。自從他接受將軍那一刀之後,就長時間昏迷不醒,不知道經過的多久的時間。對
他死忠的部屬將他帶回他的故鄉,希望他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甦醒,後來更請人到王宮向依索德報告他的訊息,希望她能夠過來。就在依索德的船即將抵達的前夕,
崔斯坦醒來了。回首過去的種種,他似乎情緒上經歷著極大的落差。他說他自出生就背負著死亡的厄運。他一生下來,父親就聽見可怕的聲音,然後就過世了。那是
不祥的預兆。而他現在也聽到那種聲音了。他回想當時是心甘情願要喝下依索德的毒酒,一死百了,豈知竟然要遭受到更大更嚴重的挫折,愛一個不能愛的人,不該
愛的人,甚至是敵人。他就像是生不如死。他迫不及待希望依索德可以趕快來到他身邊,已經出現近似幻覺的的狀態了。等到他終於盼到她的出現,而且也國王也終
於了解到崔斯坦為什麼後來會背叛他的苦衷之後,決定原諒他,正當一切終將雨過天青,有個圓滿結局的時候,他驟然倒地身亡。命運再一次作弄他。抵達他身邊的
依索德見狀,傷痛欲絕,也唱出全劇最著名的『愛之死』。
如前所述,這個系列的『崔斯坦』自從開演以來,兩位台柱就紛紛掛病號,未曾同台共演過。幸運的是,Ben
Heppner終於體力恢復,得以披掛上陣親自演出『崔斯坦』這個角色。他唱的真是美極了。聲音雄渾高亢,充滿英雄氣魄,即使當第三幕崔斯坦經歷從天堂到
地獄一般的劇烈情感變化過程中,Heppner的歌聲也相當恰如其份地傳達出多種情緒:有感慨(緬懷自己生來註定的悲慘命運),有怨歎(自己為什麼求生不
得,求死不能),有激昂的愛(受到春藥的影響之後,對於依索德的愛),有幻覺(他一直以為他看到了依索德所搭乘的船),有悲傷(他以為那艘船在驚濤駭浪中
撞到巨石沈沒),有狂喜(他看到原來那艘船並沒有沈沒),有希望(希望可以跟依索德共度幸福時光)。情緒範圍如此廣泛的角色,對於一般的歌手來說,是個艱
難的考驗,但是對Heppner來說,卻是一個發揮演唱功夫與天份的絕佳曲目。光是聽他現場的演唱,就絕對值得票價,更值得鐵腿一整晚了。
當晚演唱依索德的女高音並非原本預定的D. Voigt,而是另外一位。雖然是替補上陣,她的唱功當然還是有一定的水準。最後一首『愛之死』或許可以在多一些表情更突出的詮釋風格,即使經過五個小時的演唱,宏亮而堅定的音色絲毫沒有任何中氣不足的問題,讓人驚豔。
指揮家李汶(James
Levine)的指揮功力不在話下。個子不高的李汶,頂著雨傘狀的爆炸頭髮型,站在指揮台上,相當醒目。他與大都會歌劇院團已經合作相當長的時間,可以隨
心所欲讓樂團發出想要的力道與音色,令人激賞。他的指揮動作算是比較大的,就算他所站的位置是略低於觀眾席,但是不時可以看到他的雙手高舉,要樂團跟上表
情與拍子。李汶似乎深得紐約客的喜愛。每次他出場站上指揮台,或是最後走到舞臺上與歌手們一同謝幕致意,觀眾給她的掌聲都是最多的。
大都會歌劇院明年春天又將上演華格納的『指環』全曲,預定演出三個回合。這也將是某位製作人所製作的指環的最後一次公演。如果明年還有機會,還真想去看一看。看全本四齣歌劇,似乎是不切實際的高成本。如果只能夠看一場,看倌們會挑哪一場呢?不用說,我會想看『女武神』。
第一次現場欣賞華格納,真的很棒,powerful,真是鐵了腿也值得。不過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我們應該不會再鐵齒了,在開演之際就盯著觀眾席找空位,然後趁中場休息之際,溜到空位上去好好坐下來欣賞。
[04/17/2008]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偉哉華格納,鐵腿也值得(中)
票價,哇,幾乎已經是全部售完了,只剩230元,還有80元的票價,但是80元的票不能看到舞臺全景,而且,雖然已經是接近最低價了,還是有點貴。出發前
兩三天,網路上的票都已經售完。所以我們決定改用其他方式買便宜的票。打聽結果,好像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開演當天上午十點打電話到售票專線,買站票,
每張是20元,還有加上電話購票的手續費;第二種方式是開演前兩個小時親自到窗口去買rush
tickets,票價也是大約15元左右,有座位,而且可能位置比較好,但是數量有限。如果時間充裕,有不一定非看不可,當然排rush
tickets是最合算的方式。但是我們考慮到,難得進城,難得碰上華格納的歌劇製作,能夠親耳聽見,比較重要。因為這次熱門場子,rush
tickets可能座位有限,如果買不到,就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決定買站票。打電話進去,其實還挺方便的,給他們名字跟信用卡就可以了。開演之前去窗口
拿票即可。這個決定還算不錯,不過有一點失算了:我忘了『崔斯坦』要四張CD才裝得下!也就是,至少要站四個小時。就這樣,『鐵腿』成了不可避免的後果。
大都會歌劇院座落於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大約在Broadway跟西62與65街之間。林肯中心主要包括三座建築主體。廣場右手邊是費雪廳(Avery Fisher
Hall),紐約愛樂的表演場地。廣場左手邊是紐約市立歌劇院(The City Opera)。而位於兩者之間的就是大都會歌劇院(The Met
Opera)。以前在影片或是照片中,總是可以看到林肯中心的廣場上的噴泉,在金黃色燈光的投射之下,與背景的大都會歌劇院的玻璃落地窗相互輝映。不算氣
派,但是自有其特有的氣質。可惜的是,廣場上的噴泉正在施工,工程圍欄把佔據了整個廣場的一半,為了照相,還得刻意避開有礙觀瞻的圍欄。
歌劇預定七點鐘開場,我們大約六點左右抵達,只見入口處已經是人山人海。更特別的是,今天出席的觀眾當中,隨處可見盛裝打扮的紳士與貴婦,貂皮大衣爭奇鬥
豔。身著時髦的年輕辣妹反到少許多。比起前一天卡奈基的景象更是高檔一些。觀眾群的年紀也偏高。在演出當中,我們從站票的位置往前看,幾乎看到的都是背光
之下,白髮蒼蒼,綻放著銀色亮光的一顆一顆頭。那些座位肯定都是200美金以上,也難怪了,只有年紀稍長的人才負擔得起。
不知道什麼原因,進場時並沒有查看包包的安檢。也沒有人管我們掛在脖子上的照像機。不過裡頭自然是禁止攝影的,很可惜。收票之後,有一個非常寬敞的圓弧形
的樓梯,上二樓。到了二樓之後,又往上下兩個方向,往上到包廂,往下到主要的Orchestra座位樓層。我們站票的位置還不錯,在Orchestra那
一層,面對舞臺的右後方,前排。雖然是站票,但是還是有劃座位號碼的,總共有三排,每一排都有一個大約一百二十公分高,類似吧台的小平台,上面有號碼,需
要對號入『站』。站位之間的寬度並不大,大約70公分左右而已。如果是體型比較壯碩的大個,可能會變得很擠,並不舒服。小平台的作用除了讓觀眾可以把手趴
在上面,比較舒服之外,也是要放置個人字幕機。這種個人字幕機只是一排簡單的LED顯示版,讓觀眾可以聽得懂舞臺上的歌手在唱些什麼,如果不需要字幕,怕
干擾分心,可以選擇關掉,而且可以選擇英語,德語,還有義大利語(忘了是不是有法語)。多虧有這個字幕機,所以我們才能夠比較準確且充分地了解對話的內容
與故事的情節。來欣賞之前,我沒有時間先做功課,把『崔斯坦』的故事好好摸清楚,或是多聽一聽貝姆的版本。最熟悉的或許只有一開始的前奏曲與最後面的愛之
死,除此之外,整齣歌劇對我來說還是相當的陌生。
幸運的是,我們的站位在前排,至少可以不用擔心前面跑出一個高個子出來擋住視線。從站位看出去,可以看到舞臺的百分之九十吧,除了上方的視野被二樓包廂切
掉之外,並有太大的影響。整場看下來,大多數的舞臺場景並沒有用到太高的空間,所以影響不大。小小的遺憾是,出門的時候太趕了,忘了把望遠鏡帶在身上。只
能憑著肉眼盯著舞臺上,看不見歌手們的表情與長相。開場時,三排的站票座位站了滿滿的人,一點也不意外。
站著看表演,當然是很平常的,在台灣就常常看廟會的野台秀,或是在路邊看熱鬧,紐約的街頭表演也是幾乎無所不在。但是,花錢買票站著欣賞音樂,還是頭一
遭。當頂著招牌爆炸頭的可愛的指揮家李汶走上舞臺,樂音響起時,馬上就被吸引進去了。不過阿,兩隻腳還是得不時換腿支持身體的重量,有時右腳,有時左腳,
有時兩隻腳。身體的姿勢也是不斷變化,有時挺直腰桿,伸懶腰,有時趴在小平台,把頭撐在兩隻手上,像貢桌上的豬公,有時用單手頂著腦袋瓜。『崔斯坦』總共
有三幕,也就是說,中間會有兩次休息時間。休息時間一到,我們就跑出去地下室上廁所,廁所外頭有一張長沙發,二話不說就先坐下來。好好休息一下。那些來排
隊上廁所的老先生老太太看到我們年輕人攤在沙發上不起來,可能覺得很怪吧,殊不知,他們是因為坐了太久,需要起來走動走動,我們可是因為站太久,需要坐下
來休息呢。
不過有一個現象是,到了第二幕,站位席上的觀眾人數似乎少了一半。當時以為那些人是不是沒『凍頭』不耐站,已經撤退了。但了第三幕開始之前,我們那一區好
像只剩下四個人堅守崗位。這可就怪了。觀察一下,原來很多人都溜到沒人坐的座位上去了。這可真是聰明。那些一定是經驗老到的紐約客,一開演之後就盯著座位
看,找那些空位子,等到休息的時候就溜過去。花站票坐座位,當然是非常划算了。可惜當我們發現可以幹這種事的時候,第三幕已經開演了,不太方便亂跑,影響
其他人。而且,也是一個念頭,想要看看自己一身老骨頭是不是還耐得住,整場站下來,也算是一項可以拿出來說嘴的難得體驗吧。
從七點鐘準時開場,到依索德唱完最後那首感人的『愛之死』,已經超過了半夜十二點了。五個小時下來,兩條腿已經相當疲憊。不過,當下那個時刻,身體上的疲憊卻不敵精神上的滿足。要直到第二天才逐漸感受到『鐵腿』的後果。
[04/16/2008]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李希特最新碟訊息
加拿大的DOREMI公司最近又發行新碟(DHR-7931/2),收入李希特與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合作演出的多首大提琴奏鳴曲。一套兩張CD。詳細曲目如下(取自DOREMI網頁:http://doremi.com/richter.html):
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第三號與第四號 (Live performance, Moscow, March 1, 1950. (首度發行))
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兩個版本(Live performances, Moscow, March 1, 1950 (首度發行) & Aldeburgh, June 20, 1964)
葛利格:大提琴奏鳴曲(Live performance, Aldeburgh, June 20, 1964)
普羅高菲夫: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世界首演 Moscow, March 1, 1950)
基本上是1950年與1964年的兩場演奏會的實況錄音。其中,布拉姆斯(1964)與葛利格的演出曾經在Music &
Arts等廠牌發行過(CD-283),現在可能還找得到(見下圖)。但是最精采的或許應該是首度發行的兩首貝多芬奏鳴曲。這將是繼PHILIPS的錄音
室全集錄音以及DOREMI自己的1964年愛丁堡實況錄音(DHR-7731/2)之後,另外一個珍貴的版本。而普羅高菲夫的世界首演,曾經在EMI的
套裝CD發行過,但是該套CD並不好找。現在這個版本相信可以讓更多人欣賞這份重要的歷史性紀錄。至於錄音品質的差異,或是DOREMI是否有別的音源,
尚不得而知了。
[04/15/2008]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偉哉華格納,鐵腿也值得 (上)
Wagner)的歌劇上檔,都必然會吸引媒體的目光,更是愛樂人士之間爭相走告的熱門話題,一票難求的現象更是稀鬆平常。今年春天,紐約市大都會歌劇院
(The Met Opera)決定將十幾年前製作的『崔斯坦與依索德』(Tristan und
Isolde)重新搬上舞臺時,幾個場次的好門票(當然是價格便宜的)早就已經搶購一空。
這次演出之所以受到矚目的最大原因,自然就是號稱網羅了當代演唱華格納歌劇的兩大超級巨星,主唱Tristan的男高音Ben
Heppner以及主唱Isolde的『重量級』女高音Deborah
Voigt。兩位歌手之前就已經多次在紐約不同場合分別扮演各自的角色,但是兩人連袂登台搭檔演出,卻肯定是首度,肯定是叫好又叫座的大製作。加上指揮家
李汶(James Levine)的卓越指揮功力,使得這次的Tristan廣受各方期待。
不幸的是,華格納的這齣歌劇自從百年前首演之夜開始,被詛咒的各種流言始終不斷,因為演出的意外事件頻傳。世界首演時,飾演Tristan的男高音在演唱
會結束之後,當晚就不治死亡。多年前在紐約上演時,也發生從舞臺佈景上摔落的事件。這次大都會歌劇院的製作,自然也『難以倖免』,更糟糕的是,受到波及的
竟然是兩位主角。Heppner與Voigt輪流掛病號,總共演出九場,可是前七場,兩人始終都沒有同時登台過,都是由副手來登場。更慘的是,接替
Voigt的副手因為承受不了演唱Isolde的負擔,也掛了病號,只能再找副手的副手來接替演出。歌手在舞臺上走位時,也發生過跌倒的事情。直到最後第
二場(3/25),Heppner終於把病養好,首度登場演唱Tristan的角色。而最後一場(3/28),Voigt竟然也適時歸隊。兩位巨星終於同
台演出,替這次的製作畫下一個不圓滿但是讓人滿意的句點。紐約時報說,兩人同台的精湛演出讓愛樂者漫長的等待值回票價。
我們在紐約聽到的第二場音樂會,就是三月二十五日Heppner重返舞臺的那一場。那真是一次在聽覺上,視覺上,精神上,與體能上的『重量級』享受。
[待續]
[04/13/2008]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波蘭籍鋼琴家Jerzy Stryjniak
Stryjniak的獨奏會。對於這位鋼琴家,我可真的是完全不了解。會選擇聽這場音樂會,完全是衝著卡奈基音樂廳的名號而來的,還有便宜的票價,不過
呢,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這場音樂會真是非常非常的精采。尤其是和不久之前的李雲迪相較之下,對比更為明顯。
剛剛從網路上查到有關Stryjniak的相關介紹如下。他的名字念起來像是『史崔尼亞克』。他目前擔任紐約音樂藝術學校的校長,生于波蘭的首都華沙。畢
業於克拉科夫音樂學院,師從Stefansk以及Bukojemska
。Stryjniak曾獲得過波蘭文化部獎﹐他在1990年紐約國際鋼琴競賽中獲一等獎﹐曾擔任1994年康州國際鋼琴競賽評委主席。Stryjniak
在德國,義大利, 荷蘭, 比利時, 法國, 匈牙利, 日本,
加拿大等國舉行過獨奏會。在1990年紐約國際鋼琴競賽後他在卡內基廳舉行首演。紐約時報當年評為﹕『震撼人心,令人驚訝,氣勢磅礡。』
當天入場的成員就有些許的不一樣。有不少穿著貂皮大衣的貴婦人,或是穿著時髦連身性感套裝的年輕小姐,或是西裝畢挺的老先生出席,反倒是像我們這種一附觀
光客的人很少見。當時以為原來紐約市的音樂會穿著是不能和我們上州的鄉下地方相比的,我們到像是鄉下土包子。在我們座位前方坐著一位盛裝打扮但是白髮蒼蒼
的老頭,樣子有點像晚年的鋼琴家魯賓斯坦照片中的模樣,慈祥的老人。他的右手邊坐著一個年紀大約十來歲的小鬼,一頭金髮,但是全身也是西裝禮服的正式打
扮,非常好動,坐不太住的樣子。老人的左邊是兩位貴婦人。他們彼此講的語言並非英語。沒多久,另外一對貴婦人看到這位老人,來和他聊天,說他是不是『某
某』先生。喝,原來前面這個老頭是個名人呢!很自然聽到他們一些對話,原來他們是波蘭人,晚上音樂會結束之後,在波蘭領事館還要續攤,會有一場酒會的樣
子。這就怪了,什麼大日子。難道每位波蘭鋼琴家登臺,領事館都這麼慎重嘛?
節目開場,首先走上舞臺的並不是今晚要登台鋼琴家,而是主持人,他本身也是紐約知名的鋼琴家。他對大家表示,今天是Stryjniak慶祝五十歲生日的音
樂會。這個主持人在紐約有主持電臺,所以妙語如珠,講話非常生動。他介紹他所認識的Stryjniak,是一位充滿著熱情,非常passionate的
人,對於波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如數家珍一般講個不停。他最愛的音樂是蕭邦,還有李斯特。主持人也提到在場有他年僅十二歲的寶貝兒子,本身也是非常具有天
賦的鋼琴天才。想不到這個時候前面這個小鬼竟然調皮地舉起手來了,原來他是鋼琴家的兒子阿。那旁邊這老頭真不知是何方神聖呢。肯定不是他老爹,因為主持人
緊接著說,Stryjniak的父親前陣子剛剛過世,今天的音樂會也算是對他父親的追念。主持人也簡短但是精闢地介紹上半場的演出曲目。都是蕭邦的作品。
下半場開場之前,主持人也同樣介紹下半場的曲目。他認為,李斯特與蕭邦都是潛心探索鋼琴表現風格與可能性的先驅。至於兩人作品之間的最大差異,大略而言,
就是蕭邦強調的是對於內心情感的表現,至於李斯特則著重於對於外在景物的描繪表現。
主持人接著就把舞臺交還給鋼琴家Stryjniak。他出場時算是小快步走,走到鋼琴邊,對著現場觀眾鞠躬九十度,停頓一兩秒之後,起身,解開西裝外套的
扣子,坐下來,等到現場安靜下來之後,他也準備好要開始了。這個入場鞠躬的動作,還有坐下之前解開扣子,但是站起來答禮之前,扣上扣子的動作,他可是整場
都貫徹執行。很有趣。第一首是蕭邦的詼諧曲第一號。石破天驚的兩個和絃之後,快速上升音型的第一主題就充滿著敏捷的活力,等到速度突然緩和下來的過門時,
鋼琴突然奏出不同層次的和聲感覺與色彩。當下我就感覺得,這個傢伙有一套,今天晚上可大有耳福了。Stryjniak沒有讓我失望,中段的甜美民謠旋律,
處理的很好,與前面的激動情緒產生明顯的對比。而整首詼諧曲的張力都控制的很好。不會有那種不知道神遊到哪裡的感覺。不過第一首只是暖場,真正精采的還在
後頭。他的一分鐘圓舞曲並沒有為了搶到一分鐘裡面而狂飆速度,但是左手的圓舞曲三拍子節奏總是很靈巧地踩著舞步,讓右手的旋律自由自在地發揮,彈性速度讓
人非常激賞。
Stryjniak也演奏了蕭邦的『恬靜的行版與光輝的大波蘭舞曲』。同樣一首曲子兩個禮拜前才聽到李雲迪的現場,正好是一個很好的比較機會。相較之下,
我個人認為Stryjniak的表現要比李雲迪出色甚多。Stryjniak的波蘭舞曲的主題打的比較穩重,清楚,不求輕巧或是刻意求快,因此當主題一再
重覆出現,變形時,Stryjniak能夠在表現出蕭邦特有那種華麗裝飾音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把主題的原貌照顧的好好的,在重覆中有變化,而不是讓裝飾音
搶走了主題的反覆,最後讓聽者感覺沒完沒了的重覆。這個部份是我當晚最欣賞Stryjniak的一點。其次,對於音色與音量的控制,Stryjniak也
都沒有過於激動的情況出現,加上優異的彈性速度,使得整首波蘭舞曲的大小聲音量變化不再只是大聲跟小聲的表情差異而已,我可以聽到鋼琴自然地回應鋼琴家指
尖的觸鍵,像在呼吸,在說話,在說故事,在舞蹈,在嘻鬧。而隨個故事與舞步的演進,自然而然地那些強弱表情紛紛到位。最後面蕭邦為了炫技的高潮也顯得自
然,有逐漸堆砌的效果,而不是強,強,強,把人的耳朵給操到疲乏了。當晚的蕭邦,真是非常高水準的演出。如果真有所謂原汁原味,道地的波蘭式蕭邦,那大概
就是當天晚上Stryjniak所彈奏出的那種感覺了。
下半場幾乎全部是李斯特的曲子。主持人開場之前開玩笑說,鋼琴家今晚很有勇氣挑戰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還有著名的『鐘』,如果他能夠安然度過沒有任何彈錯
的音符的話,請大家記得給他用力的鼓掌。排出來的這些曲子都是硬裡子。Stryjniak手中的李斯特就跟他的蕭邦一樣,並不追求豐沛的音量或是飛快的速
度,而是專注於表現出作曲家浪漫主義的那一面,也就是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物,甚至歷史情懷表現出來。雖然在超技練習曲還有鐘的時
候,Stryjniak的錯音符明顯增多,卻絲毫不減欣賞的樂趣。能夠親耳聽見鋼琴家與這些艱難的曲子奮鬥,的確是個很棒的感覺。在唱片裡聽到的多半都是
過度剪接修飾過之後的產品,完美,但是沒有那種就在當下的意義。我個人特別喜歡他在彈奏『嘆息』那首曲子所表現的溫暖琴聲與細膩的表情。
在觀眾一片起立歡呼掌聲中,Stryjniak演奏了一首安可曲(不記得是哪一首了)。正當觀眾繼續不停的鼓掌,希望鋼琴家能夠給今天這場別具意義的精采
演奏會留下更精采的結束時,風趣的主持人又拿著麥克風出場了。他對觀眾說,今天有一項特殊的安排,待會將有遠到自華沙來到紐約,波蘭的文化部的代表,將頒
贈卓越文化貢獻獎章給Stryjniak,表彰他對於提昇波蘭音樂與文化的長期努力。經過簡短的頒獎儀式之後,這場音樂會就此結束。
散場時看到外面有在賣CD,很好奇,但是人潮不斷,就沒有走過去一探究竟了。我想我會非常有興趣購買他所彈奏的蕭邦,將列入長期收集名單。走出戶外,早春
夜晚的寒風吹來,彷彿要將原本心中那種聽完一場高水準音樂會之後的充實感給打散,拉回紐約夜晚的現實。幸運的是,外面就是地鐵站入口,很快鑽進裡頭,慢慢
在腦子裡回味。紐約的音樂表演著時讓我開了眼界。
殊不知,隔天晚上的音樂會竟然更勝一籌呢。且待下次分曉。
[04/12/2008]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Live, from New York
由紐約市立歌劇院(New York City Opera)擔綱演出的普契尼的『蝴蝶夫人』,以及重頭戲,大都會歌劇院(The Met
Opera)在李汶(James Levine)指揮之下,由當今首席華格納男高音Ben
Heppner擔綱演出華格納的重量級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接下來幾天我要陸續整理一些心得。特做此預告。至於同一時間在費雪廳(Avery
Fisher Hall)由紐約愛樂與小提琴家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合作演出的艾爾加協奏曲,則因為門票早已銷售一空而錯過了。
[04/03/2008]
瞧一瞧卡奈基音樂廳
Hall)欣賞兩場音樂會。雖然美中不足的是,這兩場都是在比較小那一廳Zankel
Hall所舉行,但是依舊有那種到著名景點朝聖,與紐約上流社會一塊湊熱鬧的體驗,甚是有趣。其實時間上是有機會到最著名的大廳
Stern/Perelman Hall,但是當天晚上的演出團體(New Jersey
Philharmonic)怎麼比也比不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華格納的崔斯坦來得吸引人(請見另外一篇文章),所以我們只能割愛了。
卡奈基音樂廳位於曼哈頓mid-town附近,就在57街與第七大道的交界處,距離中央公園的南端只有大約50公尺的距離。外觀是磚紅色的建築,並不怎麼
起眼,也沒有什麼美學上的特色。若不是懸掛的幾面旗幟寫著Carnegie
Hall這個響噹噹的名字,若不是牆壁上的告示版張貼著近期的演出海報資訊,還真不容易抓住紐約街頭的人群的注意力呢。不過類似這種的音樂廳似乎很多,就
只是城市市中心的某一棟普通的建築物而已,不一定非得是類似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或是台北的國家音樂廳與歌劇院那樣佔據著一整片寬廣的面積。在Troy的那個音樂廳也是類似。
因為預期是冷門場子,兩場都是我沒有聽說過,名氣比較不大的鋼琴家的鋼琴獨奏會,所以我們沒有事先在網路上買票,就只在開場前到售票窗口(box
office)直接詢問最便宜的票價。讓我吃驚的是,學生票打半價,買起來是真的非常的便宜。我們一共聽了兩場,一場學生票是十五元,另外一場只要十元。
想想那些在紐約市念書的留學生可真是非常的幸福呢。售票大廳頗為陰暗,不捨得開燈,只有一個開放的窗口露出微弱的燈光,售票員透過廣播器與妳對話,就像在
買地鐵車票一樣。小小的一個開口,只容許鈔票,信用卡,門票的交換動作。嘿,的確提醒了我們,雖然是文化表演場地,可別忘了這裡是紐約市呢。安全警戒措施
一點也不亞於地鐵售票口。
Zankel
Hall廳的入口在第七大道上的側門,小小的一個入口,進去有安全人員檢查包包,安檢之後就搭乘電扶梯往地下室,大多數人都要下兩樓。狹窄的電扶梯與入
口,讓人心理納悶,這真是卡奈基音樂廳嘛,怎麼這麼簡陋。一點也沒有宏偉的氣派。電扶梯下去之後,有人幫忙帶位。Zankel
Hall是一個小型的表演場地,長方形的設計,從左到右總共大約有30個座位吧,前後大約有30排,並沒有一般Balcony的座位,舞臺兩側上方各有一
排普通的椅子座位。所以總共的觀眾人數應該在1000至1200之間。舞臺並不大,擺了一台史坦威之後,看起來剛剛好,不會太空曠,但是也不會太擁擠。四
周牆壁都是用有條紋的木板隔著,顯然是為了共鳴與反射的效果,但是沒有什麼布幔之類常見的吸音裝置,不知道殘響會不會太久。天花板那裡倒是比較特別一點,
不像一般音樂廳會用大型的水晶燈或是豪華的吊飾,這個廳的天花板掛滿了各式各樣舞臺表演會用到的燈光器材,雖然都是黑色的,視覺上並不會太突兀,但是數目
驚人的圓筒狀投射燈所共同構成的不規則形狀,還是著實讓人擔心與好奇它們對於聲波的反射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影響。
兩場聆聽下來,鋼琴的音色相當自然,低頻渾厚卻清楚,高頻的泛音頗佳。令人訝異的是,殘響不但不長,反而有讓人覺得過短的感覺,或許那些不規則的投射燈反而抵消了可能產生的共鳴問題。
下次再來聊聊演奏會的內容。
[04/03/2008]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李雲迪:sensation or success
孔。有些是家長帶學琴小朋友來聽。美國音樂廳常見的那種老面孔,穿著悠閒的老先生歐巴桑,倒是不太多見。似乎蕭邦鋼琴大賽首獎這個頭銜,對於打開知名度而
言,還不夠具有吸引力吧。這次我們的座位比上次來聽Joshual
Bell的二樓要來得好,距離舞臺只有大約25-30公尺,在面對舞臺的右方。一台碩大的史坦威鋼琴陳列在舞臺中間。
曲目安排。當晚演出的曲目和預告的節目單相同,並沒有變動。首先是莫扎特的第十號鋼琴奏鳴曲K.330,蕭邦的四首馬祖卡舞曲,第二號夜曲,李斯特改編舒
曼的Widmung,然後又是蕭邦的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下半場則是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安可曲的曲名我沒有聽得很清楚,可能是
Sunflower,旋律非常中國,應該是根據中國的歌謠改編的曲子。
整體風格而言,李雲迪有讓人感覺到似乎行程很急迫似地在趕的感覺。走上舞臺,向觀眾鞠躬致意之後,坐下來之後,花了大約三十秒鐘調整椅子的高度(難道他開
演之前沒有來試琴試音嘛?)就開始彈了。樂曲之間,他並沒有走回後台在走回前台的習慣,只是站起來向觀眾答禮之後,又坐下來繼續下一首曲子。展覽會之畫結
束之後,經過起立鼓掌的三次謝幕之後,他才坐下來彈安可曲。再一次謝幕之後,音樂廳的大燈就亮了。只有準備一首,著時頗讓人訝異。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下半場
的曲目消耗太多的體力了。我們在他的休息室外頭徘徊一陣子,想要等簽名,不過主辦單位卻對大家說今天沒有簽名,頗為失望。除了這些細節之外,他的音樂表現
風格也是以偏快的速度來進行居多。
開場的莫扎特,李雲迪似乎還未熱身完畢,有一點生疏,莫扎特輕快的旋律線有些時候被左手的伴奏聲給蓋過去,有些混濁。音色的變化不多,表情的變化主要是透
過音量的控制來表達。(因為我們坐的位置是面對舞臺的右手邊,看不到鋼琴家的手,但是他使用腳踏版的方式倒是看的很清楚。上半場的演奏幾乎只用到右邊的那
個踏板,左腳幾乎沒有使用。顯然他對自己手指的觸鍵頗具自信。)
第一樂章的奏鳴曲呈示部,第二樂章慢板,他該反覆的地方並沒有反覆。第三樂章,李雲迪讓觀眾見識到他的卓越技巧,飛快地結束曲子。現場聽到的感覺,和他在
DG所灌錄的同一首曲子似乎有不小的差異,在唱片中,他的音色比較細緻,整體的平衡感也比較好。
身為最年輕的蕭邦鋼琴大賽冠軍,他的蕭邦自然是拿手曲目。不過,當天晚上的演出中,只有華麗的大波蘭舞曲算是我比較滿意的。夜曲稍微快了一點,也少了一點
冰冷的感覺。他的演奏所欠缺的音色變化,在夜曲中似乎更為明顯。馬祖卡也是快,甚至有點聽不出來是馬祖卡了。第二首原本右手的旋律應該要粒子更清晰一點,
節奏更明快一點,但是在他手中,卻只有快,沒有細節。平靜的行板並不像是秋天早晨野雁在寧靜湖面戲水的的那種安靜,而像是大熱天在日月潭從事水上活動的人
群,大波蘭舞曲終於終於讓這位年僅二十五歲的年青人得到解放的感覺,使出渾身解數,猛力敲擊鍵盤。替上半場的演奏帶來適當的句點。李斯特改編舒曼的那首曲
子,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是讓人意外的驚喜,或許是上半場最好的演出吧。美麗柔和的主旋律在多聲部的和聲與伴奏中依然很清晰的持續出現。
總體來說,上半場的演奏算是勉強及格,鋼琴家的專注力似乎不夠,狀況並沒有達到巔峰,並沒有產生那種讓人驚豔或是出期不意的感動。常常出現那種急就章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曲子太過通俗的關係。
下半場的『展覽會之畫』,則是當天音樂會的重頭戲所在。我們也終於看到全神貫注的鋼琴家大展所長。穆索斯基的這首曲子原本就是為鋼琴所寫,李希特稱它是俄
國鋼琴曲目的的最上乘傑作,因為曲子不僅要求卓越的技巧,對於音色與力道的控制更是不容有所閃失,而要如何能在負予十多首不同風格與主題的音畫獨特的性格
之餘,依舊能將它們串聯成為一個整體,則是對於演奏家的詮釋能力的一大考驗。『漫步』主題的多次出現,屢屢隨著Hartman畫作的內容不同,而有逐漸融
入其中的效果。除了鋼琴火光四射的炫技展現之外,更有內斂的『內心戲』。稍有不慎,就可能淪為華麗而無內涵的賣弄技巧的庸俗之作。
李雲迪還沒有灌錄過這首曲子,所以可能是替下一次錄音做準備的曲目。從李雲迪的表現看起來,他的技巧的確是游刃有餘,再多的音符,似乎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完
成。一開頭的漫步,速度快的稍快板,像是年青人躍進現代藝術館那樣,充滿朝氣活力,而不是充滿遲疑的老人家踏入大都會博物館的慢條斯理。李雲迪似乎有自己
的話要說。侏擄的段落恰如其份。鋼琴家也開始使用比較多的踏版來製造弱音的朦朧效果,音色也比較多變一點了。兩個猶太人的吵架,不像是腦滿腸肥般咄咄逼人
的商人債主與還不起錢楚楚可憐的小生意人之間的階級鬥爭,而比較像是兩個年青人之間的激烈爭執,只不過一個嗓門比較粗曠,豪氣,理直氣壯一般,一個嗓門比
較細,講話快,但是有理說不清。笨重的牛車在李雲迪詮釋之下比較像是戰車,轟隆轟隆地作響,充滿力道。女巫漫天飛舞的段落,氣勢非常驚人,整個音樂廳彷彿
都要翻起來似地,而鋼琴家使用右腳踏板的頻繁程度與踏下的勁道,更是替這個音畫增色不少。可惜的是,或許是因為前個段落太過激動,突然之間樂曲轉入最後一
首『基輔城門』時,鋼琴家就把以接近最強音的音量與力道來表現,很直接,但是卻讓人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子。不過,接下來就很難逐漸堆砌樂曲的力道,凝聚最
後的高潮了。我們聽到的就只是無止盡的強音,精準的八度,震耳欲聾的左手低音。心中忍不住在想,穆索斯基是不是跟鋼琴有仇,這樣子糟蹋鋼琴,怎麼還不結
束。終於結束了,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但,這是俄國音樂的特色嘛?我心理有個疑問。
安可曲又回到柔情似水的那種中國小調風格,也是他表現得比較好的詩意風格。全場都希望他彈個幾首蕭邦,李斯特,可惜,觀眾的心願沒有得到滿足。
這場音樂會一開始,我自己心中就一直在問,為什麼聲音這麼大,音色渾濁?由於音樂廳不大,而且沒有太多的吸音設備,因此音波的反射本來就會比較多,共鳴
好。上次聽小提琴的音色,細膩柔美,貫穿每個角落。這次卻似乎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莫扎特第一樂章的主題不清楚,左手伴奏的聲音太大。音量一大,效果就不甚
理想。或許也是跟座位有關係吧。不過,就算是小的音樂廳,鋼琴家不也應該用他的耳朵來調整一下使用的力道跟一些控制音色的技巧,以便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呢?但是李雲迪似乎並沒有做任何的嘗試與改變。中場的時候我就想,下半場的『展覽會之畫』可真的會非常大聲了,果不其然。
總而言之,這場音樂會算是展現了李雲迪的實力,擁有驚人的演奏技巧,音樂性也很強。樂曲的選擇與安排也顯示他也可以在炫技的層面上與其他人一較長短,但
是,他需要加強的或許是音色,有時候讓人有太過單調的感覺。舞臺表現風格上,他顯得節制,絲毫沒有動作太大的誇張,不至於讓觀眾分心。但是詮釋風格上,仍
然不夠成熟。不同作曲家的味道好像還沒有掌握住。當然我們不能光就一場音樂會的演出好壞來論斷一位音樂家。我只能暫時得出這樣的結論,李雲迪還是值得注意
的鋼琴家,但是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剛剛在德州慶祝贏得第一屆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五十週年的范克萊本(Van
Cliburn),獲獎之後沒多久,接受訪問時,談到他自己對於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success)的看法如何時,他謙遜地說,他不覺得自已已經成功,
只覺得自己只算是一時的sensation。李雲迪自己有沒有這種體認,我們不知道。但是,我想也只有聽過他的舒曼,貝多芬,布拉姆斯,甚至巴哈之後,才
能大略掌握他究竟是sensation或是success,究竟是曇花一現或是或真價實的藝術家。
對了,因為沒有簽名會,所以就沒有簽名CD可以拿出來獻寶了。
音樂家:李雲迪(Yundi Li)
時間:2008年3月16日(星期天)
地點:Troy Savings Bank Music Hall
曲目:
Mozart: Piano Sonata in C Major, K. 330
Chopin: Mazurkas Nos. 22-25
Chopin: 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 9
Schumann/Liszt: Widmung
Chopin: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Encore: Sunflower
[03/20/2008]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Andrei Gavrilov 演奏蕭邦的練習曲(EMI)
雖然說像巴克豪斯(W. Backhaus),阿勞(C. Arrau),科爾托(A.
Cortot)等鋼琴界的老大師們都曾經灌錄全本24首的蕭邦練習曲,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波里尼(M.
Pollini)在DG的版本始終是最衷愛的版本。我喜歡他的音色中所帶有的明亮度,不著痕跡渡過萬重山的精準技巧,以及卓越的音色控制。可是當我聽到
Gavrilov這個版本之後,我的喜好有了改變(EMI 1987)。
Gavrilov在加盟DG之前,曾經在EMI灌錄多張CD。這張蕭邦的練習曲或許是他在這個時期最有名的版本吧。Gavrilov採取的是一種完全豁出
去的演奏策略,在卓越技巧的驅使之下,他顯然有意將每一首曲子的詮釋風格推到極致。速度比一般聽到的版本都要來得快。他不求每個音符都要清晰正確的彈出
來,而是將大量音符精準而平衡地控制在整體呈現的旋律線條,以宏偉的氣勢衝進聽眾的耳朵。革命練習曲(Op. 10 No.
12)講究的是左手必須展現波蘭人民群起激奮的氣勢,也是蕭邦本人昂揚的愛國情操的昇華表演。Gavrilov的表現讓人激賞,左手彷彿捲起千堆雪一般,
排山倒海而來。雖然情感的濃烈度或許尚不及於李希特在倫敦的一場實況錄音的版本,在氣勢上卻是不分軒輊。
現在,每當我想要從音樂中找尋那種彷彿賽車一般所講究的速度感,刺激感,與毫髮不差的精準時,我都會毫不考慮地挑出這一張驚人的蕭邦練習曲版本。但是,每回從頭到尾一次聽完,還真的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呢。
這個版本最早由EMI發行於1987年,後來多次再版,不管是Seraphim (2001)或是EMI Red Line
(1997)的低價系列,都可以很容易買到。也曾經出現在Double-forte或是Gemini這兩個兩張CD的中價位系列中,搭配其他蕭邦的曲子。
[03/09/2008]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紐約愛樂在北韓
到美國這方面的重視,媒體爭相報導,紐約時報更是製作大篇幅專題報導。音樂會以兩國國歌開場,之後演出華格納的『羅恩格林』前奏曲,德弗札克的『新世界』
交響曲,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曲目。三首安可曲: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的法蘭德爾舞曲,伯恩斯坦的『憨弟德』序曲,還有韓國民謠『阿里郎』改編曲。
雖然說音樂與政治不應該有任何關係,但是音樂活動往往可以也可以帶著那種訴諸感性的直接力量,向造訪國家示威。美蘇鐵幕還存在時,也是用音樂活動當作表達
善意,實則示威的動作。出國表演的莫不是本國精英。被蘇聯政府欽點送出西方國家表演的音樂家,吉列爾斯,阿胥肯納吉,李希特,甚至蕭士塔高維契,都有向西
方國家較勁的意味。
記得當時李希特在紐約首度登台時,紐約的權威樂評人H.
Schonberg在讚嘆之餘,依舊說了一些政治意味濃厚的話,現在手邊找不到,但是大意是說,他的演奏如果能夠加上一些自由世界的空氣,將可以更上層
樓。他似乎把李希特音樂詮釋中所獨到的那種強大張力,理解成在鐵幕之後受到集權政府打壓之下所造成的扭曲風貌('..in some respects
Richter's playing tends to be provincial.One has noticed this again and
again with Russian artists coming to the west for the first
time.....now he must adapt his thinking to new
influences')。有些樂評人把李希特當年在美國所灌錄的協奏曲所展現的強大氣勢與熱情,與美國樂團之間劍拔孥張的張力,歸咎於向美國音樂界示
威,can you top
this,彷彿政治軍事的對抗被轉化成鋼琴與樂團的對抗。現在看起來,反倒是樂評人的評論帶著過多的政治意味。畢竟李希特的鋼琴音樂向來就是具有比較高的
張力。
但是,不管政治與音樂背後如何較勁,對於音樂家而言,他們是傳達與接受那種直接感動力的媒介。演出當天,紐約愛樂團員中有八位韓國裔(籍)的音樂家,他們
表示,當樂團以『阿里郎』作開場曲目之際,他們眼光都紅了,非常的感動。其中一位團員的父母是韓戰時期從北韓逃到南韓的難民,這趟音樂之旅,等於歸鄉之
旅,想必對他的意義更為重大。
本地的公共電視將於禮拜四晚上播出這場音樂會的實況,似乎值得一看。
[02/27/2008]
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李雲迪的鋼琴獨奏會
年輕的中國鋼琴家李雲迪將於近期到本地音樂廳演出,昨天一大早去排音樂廳為了總統節這個假期而安排的特價售票活動,被我搶到兩張特價票,每張只要十元,原
價要32-35元。挺過癮的。今年又可以到Troy那個音效卓越的音樂廳去欣賞了。上次去聽Joshua
Bell的小提琴,這次聽鋼琴獨奏,甚是痛快。有趣的是,老美似乎把他的名字(Yundi Li)唸作『洋迪李』。
預定的曲目算是通俗且容易欣賞的。莫札特的C大調鋼琴奏鳴曲K.330,幾首蕭邦,馬祖卡,還有我個人很喜歡的華麗大波蘭舞曲,此外還有李斯特。下半場則
是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上半場的曲目,李雲迪似乎都已經灌錄過唱片,倒是下半場的,也許是為了將來的錄音作準備吧,頗讓人期待。
中國最近在國際樂壇冒出頭的兩位鋼琴家,李雲迪,以及郎朗,我個人是比較看好李雲迪。最新灌錄的專輯是和小澤征爾合作的普羅可菲夫協奏曲第二號(DG),
以及拉威爾的G大調協奏曲,獲得今年葛萊美獎的提名(未得獎)。不過,聽過才能見章。屆時再向各位看倌報告。也許會附上簽名CD照片給大家欣賞一下。
昨天在音樂廳看到去年的海報,原來Hilary Hahn去年十一月也有來,當時錯過了,真是非常的可惜。
[02/19/2008]
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三位前蘇聯大師共演鋼琴三重奏 DOREMI新貨
再跟各位報告一個可能的好康。加拿大的DOREMI唱片公司去年年底發行了一套五張的CD唱片,收錄的是由三位前蘇聯的傳奇大師所合作演出的多首鋼琴三重
奏。小提琴家柯岡(Leonid Kogan),鋼琴家吉列爾斯(Emil Gilels),以及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M.
Rostropovich)能夠具在一起表演,本身就是很有看頭的重量級版本呢。如今五張CD,幾乎都是實況錄音,更是讓樂迷聽的過癮。
DOREMI的訂價通常都比較高,這套在amazon.com的定價是超過一百美金。但是,如果妳人在美國的話,是有可能用十五美金買到歐!我注意到
amazon.com上這個項目中,常常會有一些marketplace的賣家以13-15塊錢之間價格出售這套唱片。加上2.98的國內運費,還是比
amazon.com本身賣的價錢要差個一百美金。夠嗆吧。
我自己買過,都是不縮水的正品,顯然是標錯價格。無論如何,他們的錯誤就是買方的機會。想要撿便宜的,請動作快一點。這個價錢時有時無,有耐心的話,是有可能讓妳搶到的。
祝好運。
[2/15/2008]
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
買到就是賺到
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這套DVD是2007出版,收錄五張DVD,曲目包括布拉姆斯的四首交響曲,兩首鋼琴協奏曲(年輕的齊瑪曼(K.
Zimerman)),小提琴協奏曲(克萊默(Gidon Kremer)),雙重協奏曲(Kremer +
Maisky),兩首序曲,海頓變奏曲,還有小夜曲第二號。都是伯老於1970末期至1980初期指揮維也納愛樂,在DG所留下的珍貴影像紀錄。而且伯老
還針對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雙重協奏曲這些曲子,親自現身說法介紹這些曲子,更是有趣。因此,同樣曲目的CD我除了小夜曲之外,幾乎都有了,不過能
夠欣賞DVD,倒也是一番奢侈的享受。如果可以便宜買到,該有多好。
amazon.com的網路定價要134美金呢。這種價錢當然是買不起的啦。不過,前幾天看到有個店家賣全新22美金,顯然是價格標錯吧,不過我看到機不
可失,未加思索就給他訂了一套。本來擔心會被取消訂單,或是換成其他阿里不達的贗品,不過今天收到,可是貨真價實的原版品呢。硬殼子裡面裝了四個也有單獨
出售DVD。質感不錯。真是買到就是賺到。
[2/6/2008]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總共有三十二首?你確定?
我不懂音樂的專門知識,對於樂理也只是略知一二,所以這篇報導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些與貝多芬樂譜有關的版本問題與相關議題,非常的有趣。裡面提到什麼叫做
urtext,為什麼要正確無誤地確定urtext是如此的困難。因素當然包括很多,很多作曲家本身都是演奏家,所以都是為了自己演奏的需要而作曲,若是
如此,樂譜本身就不一定要寫的鉅細靡遺,因為他自己看了大綱就知道這裡要怎麼彈。此外,樂譜的出版也不像現在由專屬的出版公司擁有版權。第一版可能出版了
100份之後,作曲家又稍加修改一下,找別家出版社出版100份,甚至同時有兩三家出版社出版,也不稀奇。有些出版社也會擅作主張增加一些表情記號或是速
度記號。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到底哪一個版本才是作曲家真正的原作意圖呢?而一旦原作意圖隱晦不明甚至遭到扭曲時,鋼琴家又怎麼可能忠實表現貝多芬真正想要
透過鋼琴來表達的意念呢?
當然這些是音樂學者要傷腦筋的問題。不過這篇報導到是提供一些有趣的數字。例如,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總共有多少個音符?沒錯,大大小小的豆芽菜?您可能會
想,誰會去算這個東西,多次灌錄全集的鋼琴家可能也不知道有多少個音符。但是Cooper教授可是知道的,他說大約有五十萬個音符吧,大大小小。夠酷吧。
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到底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總共有幾首?大家可能都知道有32首,甚至可以在心中從第一首默誦到最後一首。但是Cooper教授說,
應該有35首。這多出來的三首,以前就存在,只是大家都認為那是貝多芬還在學習階段所創作的,大約十幾歲的時候,算是不成熟的作品,所以不願意算。不過
Cooper教授卻主張,沒有道理只因為他們不夠成熟就不算,畢竟這些都是已經完成的奏鳴曲,而且也都小巧可愛,類似第19, 20, 22,
24那樣。而且,這三首都曾經出現在貝多芬過世之後不久的第一次出版的鋼琴奏鳴曲全集中。按照他的編排,大家所熟悉的號碼順序可能都要整個往後平移三號
了。悲愴將變成第十一號,月光變成第十七號,熱情變成24號。
還有一個就是有關Hammerklavier (Op.
106)的第一樂章的速度記號的問題。Cooper教授也有他的看法。他傾向於認為樂譜上標記的速度記號是貝多芬的原作意圖,所以鋼琴家們不應該抱怨,而
是應該好好多用功。畢竟貝多芬的大弟子徹爾尼(Czerny)在看到這個幾乎不可能演奏的速度記號時,也只說,「自己加油」(work at it)。
新聞來源:http://www.nytimes.com/2008/01/20/arts/music/20whit.html
[01/23/2008]
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2008
深指揮家Georges
Pretre,這位老大師據說是第一位獲邀擔任這項年度盛事的首位法國籍指揮。不過,他和維也納愛樂也算是淵源頗深,曾經多次指揮歌劇的曲目,所以雙方並
不陌生。
我算是首次欣賞到Pretre的指揮畫面,他的動作頗為精簡,多半不打拍子,手勢往往用來帶出樂曲表情的變化或是演奏力道上的強調與放慢,雖然簡單,但是都很切中樂曲的風格。Pretre的錄音,我可能只有個一兩套歌劇的唱片吧,以前並不是我刻意去蒐藏的對象。
音樂會以一首史特勞斯寫作的法國歌劇的序曲開場,接下來就是連串的波卡舞曲,華爾滋圓舞曲,與興奮的進行曲穿插。但是,看這種新年音樂會電視轉播的優點就
是,看到的不光只是音樂會會場內的樂團與指揮的動作而已,維也納的製作單位也會趁機穿插許多奧地利的特殊風光與迷人風情。每年都會有俊男美女組成的芭蕾舞
團,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展現曼妙的舞姿,而背景往往是在奧地利境內的各個著名的宮殿中。順便替觀光做了做好的宣傳。今年的城堡有一個非常長的房間,只見芭蕾
舞者優雅地穿梭在至少十個華麗高雅的房間,美不勝收。今年的舞蹈不全是正統的芭蕾,而比較像是現代舞的風格居多。
也由於2008年的歐洲杯足球賽將要在維也納舉行,所以今年的新年音樂會也藉機替這場盛會造勢。至少有兩個段落和足球有關。有一首熟悉的波卡舞曲(記不起
名字)搭配的畫面就是男舞者穿著類似足球隊服的妝扮,進行各種展現力量與美感的舞姿,當然免不了還有一位專著裁判那種黑白條制服的舞者,維持秩序。非常有
創意的編舞。另外一個段落就是正規音樂會結束之後,當觀眾喝采要求安可曲之際,指揮家Pretre竟拿著一顆足球從後台走出來,而樂團每位團員也都拿起一
條橘紅色的圍巾批在身上,曲子是輕快的運動波卡舞曲。逗的觀眾眉開眼笑。不過好戲還在後頭,樂曲快結束的時候,樂團首席突然放下小提琴,站起來不停的甩動
紅色的圍巾,對於這種脫序的動作,自然會遭到指揮的懲罰,亮出黃牌。想不到樂曲結束的時候,首席竟然也對指揮亮出紅牌,趕出場。博得滿堂采。
中間有一個段落,已經算是一項傳統的吧,就是安排奧地利的騎術隊表演,只見一批批雄糾糾的白馬踩著不同的節奏,做出整齊劃一的動作,顯示牠們的訓練有素。
電視轉播說,這些騎術隊過去是皇家騎兵隊,他們至今仍然沿用著相同的四百年左右的訓練方式,從四歲的成馬中挑選具有表演天份的,找來做特殊的訓練。
第二首安可曲自然是大家所喜愛的藍色多瑙河。這種太熟悉的曲子有時候還真的需要一點機緣才會喜歡它。我也是幾年前看這種新年音樂會時,突然之間覺得,真是
一首美妙的華爾滋。今年有安排兩位一等一的帥哥美女,以實況同步的方式,從音樂廳的外面大廳,逐步跳入音樂會的會場,也算是一種新奇的嘗試吧。
這種每年一度的音樂盛會,要如何在維持傳統的情況下,注入新鮮的點子與想法,不也正是主辦單位最需要面對的挑戰嗎。今年的表演看起來,算是充滿驚奇與新鮮感的成功任務。
我倒是注意到,當天出席的維也納愛樂團員當中,只有兩位女性,一位演奏豎琴,另外一位拉奏中提琴,都坐在最後一排。這樣的男女比例,出現在維也納愛樂中,雖然不意外,但是和前一晚紐約愛樂的實況音樂會演出中,女性團員幾乎無所不在的場面相比,仍舊是驚人的對比。
附帶一提,美國這裡和台灣或是日本喜歡強調現場轉播的風氣不同,常常會看到這種錄影播出的節目。像是2004年的奧運,因為在地球的另外一邊進行,所以都
是錄影轉播的節目。看起來不夠爽。新年音樂會也不例外。不過呢,這種經過剪接過的轉播,其實視覺效果也挺好的。不用等一些樂團調音,鼓掌,謝幕,等等細節
的進行,時間一到,馬上就開始進行節目,而整場節目的內容只會更充實,而沒有重大的刪減,就像看DVD一樣。倒也甚好。
今年的新年音樂會將於二月份由DECCA發行CD與DVD,有興趣的觀眾屆時可別錯過了。
[1/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