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9日 星期日

李希特影片 The Enigma (三) 音樂清單之二


再貼第二片的內容。同樣是按照出現的順序。(你知道嗎,李希特曾經演過電影,飾演鋼琴家暨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而且還露了一手呢!)


第二片:

Mendelssohn: variations serieuses

Fanfare

Glinka's film, in which Richter plays Liszt, playing Tchernomor March
from Russlan and Ludmila. (有趣的段落,李希特曾經在一部講述俄國作曲家葛令卡的電影中客串演出鋼琴家李斯特(Franz
Liszt),並在影片中秀了一段鋼琴演奏。)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4th movement (He starts talking about his visit to USA in 1960)

Rachmaninov: Prelude, Op. 23 No. ?

Strauss: Burleske

Ravel: Valse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Grange de Meslay, 1964)

Schubert: Piano Sonata in G major (Snape Maltings, Aldeburgh, 1977) (quite lengthy)(his favorite Schubert Sonata)

(又是有個有趣的段落,顧爾德談論李希特,對他讚譽有加,特別是講到他所彈奏的舒伯特降B大調奏鳴曲的超慢速度。)

Brahms: Piano Sonata No. 2 (Paris, accident about cancellation)

Brahms: Piano Sonata No. 2 (Tokyo, 1984)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1st movement (conducted by Lorin Maazel, Berlin, 1967)

Beethoven: Triple Concerto, 3rd movement (Oistrakh, Rostropovich, Kondrashin, Moscow, 1970)

(這裡他有提到與卡拉揚的過節,很有意思)

Berg: Kammerkonzert (Oleg Kagan, conducted by Yuri Nikolaevski)

Ravel: Alborada del gracioso (Toronto, 1964)

Mozart: Sontata for 2 Pianos (with Benjamin Britten, 1967, Aldeburgh)

Shostakovich: Fugue in D-flat major, Warsaw, 1962 (wearing weird cap)

Shostakovich: Violin Sonata (David Oistrakh)

Brahms: Violin Sonata No. 3 final movement, Coda (New York, 1970)

Schubert: Liebeslauschen Ismaning (Fischer-Dieskau, 1978)

Wolf: Der Feuerreiter (with Fischer-Dieskau, Meslay, 1967)

Tchaikovsky: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 (Oleg Kagan, Natalia Gutmann, Moscow, 1985)

Handel: Suite in E major (1979, Touraine, with Andrei Gavrilov sitting next to him)

Haydn: Piano Concerto in D major (conducted by Yuri Tsiriuk, Moscow, 1983)

Mozart: Piano Concerto K. 271 (Maazel, Grange de Meslay, 1967)

Haydn: Sonata in E-flat major

Saint-Saens: Piano Concerto No. 2 (Tours Theatre, 1993)

Chopin: Etude Op. 25 No. 11 (London, 1989) (complete piece. awesome)

(我不喜歡我自己 "I do not like myself. That's it"的段落)

Schubert: Piano Sonata in B-flat major, 2nd movement.

Cast and credit: Schubert: Piano Sonata in B-flat major, 3rd movement.



[02/19/2006]

2006年2月18日 星期六

李希特的1960年卡奈基傳奇名演 最新出爐!!

richter_doremi_10_s.jpg


在李希特樂迷口中視為傳奇的一系列現場演奏錄音,終於首度以CD形式發行了。這套由加拿大的DOREMI公司發行的Sviatoslav
Richter Archives Vol. 10
(DHR-7864-9)收錄了1960年十月,李希特首度到美國卡奈基音樂廳登台演出的五場獨奏會的實況錄音,盒裝六張。他的演出給當時的美國藝文界與
音樂界投下了震撼彈。



這幾場著名音樂會曾經留下錄音,不過自從LP黑膠唱片發行之後,就從未轉錄成CD格式發行。使得新的樂迷只能看著或是聽著老一輩樂迷談論那幾場音樂會的震撼,敘說貝多芬的「熱情」是如何以飛快的速度衝上高峰。這個遺憾終於得到滿足了。



加拿大的DOREMI唱片公司算是廣受好評的獨立小廠,發行一系列老大師的傳奇錄音。這套是李希特系列的第十輯。公司負責人也是研究李希特的著名蒐藏家之一,網路上有他整理的許多資料。我推測,這套唱片應該是根據狀況良好的LP轉錄,不是母帶,不過呢,效果甚佳。



李希特在這幾場演出當中,推出的曲目簡直讓人瞠目,這五場音樂會中,重量級曲目幾乎沒有重複,內容從貝多芬的奏鳴曲(第3, 7, 9, 12,
22,
23)、海頓的C大調奏鳴曲,普羅高菲夫的第六號奏鳴曲與第八號奏鳴曲,史克里亞賓的第五號奏鳴曲,舒曼的C大調幻想曲,拉赫曼尼諾夫的前奏曲,蕭邦的第
四號詼諧曲,德布西的貝加馬克斯組曲,印象曲第一卷,快樂島,拉威爾,以及許多小曲。這樣的廣度與深度,在密集的時間內推出,光是想像就非常可怕的。從古
典時期,浪漫時期,到當代的俄國作曲家的作曲,一網打盡。



李希特本人對於美國之行印象很差,不喜歡美國,他也認為自己在首度美國之旅的表現不好。不過呢,很多樂迷們可不這麼認為。各位,可別錯過這套CD了。



http://www.doremi.com/richter.html



[02/18/2006]

2006年2月16日 星期四

李希特影片 The Enigma (二) 音樂清單之一


很仔細地把這部影片又看了一遍,隨手寫下裡頭使用的音樂,算是參考用吧。先貼第一片的內容。按照出現的順序。


Opening:

Schubert: Piano Sonata in B-flat major, D960, second movement.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5 (1958, Warsaw)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Schumann: Fantasiestucke

Prokofiev: Vision Fugutive (1961, Moscow)

unknow piece (kid playing in front of class)

Chopin: Etude, Op. 25 No. 10 (?)

Singer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2, Op. 26 Funeral March (Moscow, 1976)

Chopin: Etude Op. 10 No. 4 (complete, astonishing speed and virtuosity)

Chopin: Ballade No. 4, Coda (Mantova, 1986) (his work horse, audition piece for Neuhaus)

Neuhaus talks about the audition, that he thinks Richter is a genius.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at home, probably in practice)

Schumann: Kreisleriana (played by Neuhaus)

Another piece by Neuhaus

Debussy: Prelude "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Tokyo, 1984)

(Richter talks about his father been executed, and his mother)

Wagner: "Schmachtend"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Moscow, 1958, conducted by Rozhdestvensky)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6 (Richter starts talking about Prokofiev)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5

Rachmaninov: Etude-Tableaux, Op. 33 No. ? (Tokyo, 1984)

Rachmaninov: Etude-Tableaux, Op. 33 No. ? (Tokyo, 1984) another one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2nd movement (David Oistrakh)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2 (Toronto, 1964)

Prokofiev: Sonata No. 9 (with Dorliac turning the pages)

Rachmaninov: Etude-Tableaux (after talking about Yudina)

Mozart: Piano Quartet, KV 493 (with Tretiakov, Bashmet, Gutmann)

Prokofiev: Sinfonia Concertante, Op. 125. (Rostropovich. Richter talked
about his only experience of conducting, after hurting his right
fingers in a brawl.)

Bach: Piano Concerto in d minor, Adagio, 1978, at Grange de Meslay. (Richter on piano, conducting the orchestra)

Bach: Christmas Oratorio

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 Prelude in G major

Beethoven: Sonata Appassionata, Coda of first movement.

Bach: Fantasia & Fugue

Chopin: Scherzo No. 3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 opening passage

Rachmaninov: Prelude in g minor (after talking a lot about Stalin's death)



[02/16/2006]

2006年2月15日 星期三

另外一種紀念莫札特的方式

mozart-alain-dubeau.jpg
今年是莫札特誕生兩百五十週年的紀念(1756-1791),免不了要紀念一下他。我倒是發現有一張美麗的CD,可以帶我們搭乘時光隧道,回到那個沒有唱片收音機的年代,重溫莫札特的音樂魔力。

同樣是愛樂者,二十世紀乃至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比起那些偉大作曲家在世的年代而言,真是幸福多了。我說的當然是錄音技術的出現,以及各種重播技術的創新 與普及。現在,若是想要聽鋼琴名家的演奏,只消買一張他(或她)的唱片,就可以聽到高傳真的演奏效果了。在莫札特的年代以前,大型音樂會,特別是歌劇,並 不多見。皇宮貴族才有財力與樂團資助這種演出,相較之下,民間的音樂活動儘管有,演出效果可能為了遷就觀眾口味而亂改一通。那些有幸在劇院聽到捕鳥人帕帕 基諾動人的歌曲的聽眾,也許一生就這麼一次體驗,之後都必須靠記憶與回憶來重溫這個美妙的旋律。
那 個時代,為了讓更多人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在自家的環境(當然還是貴族與有錢人)以比較小的編制來表演這些動人的曲調,出現了很多改編曲。他們將莫札特著名歌 劇中的著名詠嘆調改編成少數樂器可以演奏的版本,例如兩把長笛,長笛與小提琴,或者小提琴與鋼琴等等樣式。出版社有時甚至會取巧,用作者親自改編的名義來 發行這些改編曲的樂譜。

這張CD就收錄了改編自四齣莫札特著名歌劇的著名曲段,改編成由長笛與小提琴的二重奏演出。這些改編曲都是出版於1790年代後半段左右,也就是十八世紀 末期,莫札特剛剛過世沒幾年,貝多芬還健在的時候。其中呢,「魔笛」(我的最愛)選了十二段,「後宮誘逃」選了兩段,「唐喬凡尼」選了六段,「費加洛的婚 禮」選了十一段。對於普及莫札特的歌劇作品而言,這些改編曲想必居功厥偉。

這些改編曲儘管簡單,但是都能夠抓住這些著名曲調的精華,小提琴與長笛不時交替奏出主要的旋律,也分別擔任彼此的伴奏工作。改編曲多半能成功的保留了曲調 與伴奏之間的對話與和音。如果你熟悉這些曲調,那麼聆聽這張CD將會是一大享受。就像在春天的涼爽舒暢氣候中,坐在樹下聆聽兩位音樂家的演奏,充滿了親切 與祥和的氣氛。

想像一下那個年代,說不定舒伯特家裡的音樂聚會也常常有演出這種性質的改編曲呢!聽著聽著,真有一種回到十八世紀末的感覺。

長笛家馬利昂(Alain Marion)與小提琴家杜博(Angele Dubeau)的表現令人激賞。小提琴的音色非常飽滿悅耳,充分展現了1733年史特拉底瓦利名琴的精緻音色。這張唱片由加拿大的ANALEKTA公司發行,編號是 FL 2 3076。

[02/15/2006]

2006年2月13日 星期一

李希特:「我不喜歡我自己」 -- 談談影片 The Enigma (一)

影片最後,畫面中白髮蒼蒼、語調遲緩的李希特,討論著人生,接著他低著頭,說道:「我不喜歡我自己」(I don't like myself)。在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肅穆靜謐氛圍中,只見他抬起頭直視鏡頭,目光凝滯,彷彿剛剛那句話就是他自己回首他他這一生的音樂歷程之後的總結,之後他將頭埋在左手手掌,低頭不語。這部關於李希特的紀錄片,就這樣在舒伯特的樂聲中,畫下句點。





對於大多數熟悉甚至崇拜李希特的樂迷來說,這樣的註腳似乎讓人錯愕。回顧他一生輝煌的演奏是基,在音樂界所累積的崇高地位,在鋼琴演奏的歷史上絕對是數一數二頂尖鋼琴家,怎會「不喜歡我自己」呢?難道,真如本片的英文標題所示,他的一生,就真是的難解的「謎」(enigma)嗎?

不可否認地,作為影片的結尾而言,這個短短的一句話的確是個絕頂聰明的高招,突然拋出一個懸疑又充滿爭議性的一句話,讓觀眾帶著滿腦子的問號結束影片。自然也更會去想一想,李希特的一生真的是這麼不喜歡嗎?進而去回想,咦,剛剛到底看到什麼內容,他有什麼經歷來著。

有趣的問題就在於,到底李希特本人是不是真的用這樣一句話來總結他的一生呢?導演(Bruno Monsaingeon, 簡稱BM)這段影片是剪接來的嗎?如果是剪接,那麼李希特本人是不是同意這樣的內容呢?

據網路上(Sviatoslav Richter Group on Yahoo)的相關討論指出,那個ending是導演BM所想出來的。該影片很大部分是根據李希特所提供給BM的筆記本,裡頭記載著一段故事,就是李希特於一九七零年代在倫敦演出貝多芬的漢馬克拉維亞奏鳴曲時,表現不佳,很不滿意自己當天的表現,而寫下了「我不喜歡我自己」那段話。BM透過他敏銳而獨到的導演眼光,當下就覺得那段話具有作為ending的強烈效果,於是在開始拍攝的過程一開始,就請李希特唸那一段話。後來被剪接成大家所看到的結尾。BM對於那樣的ending還覺得很滿意呢。

那麼,既然是剪接的,李希特本人同不同意呢?根據BM的說法,李希特看過毛片之後,沒有表示特別的意見,大概是沒有意見吧,他只說,「在講我」(it's me)。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李希特本人對於這樣的ending沒有意見。但是,這也有可能是他認同這樣子的影片效果,具有戲劇性的張立,然而卻不一定表示他認同那句話可以作為總結他一生的註腳。對於這點,我想是沒有什麼定論的吧。

[02/13/2006]

2006年2月11日 星期六

A. Gavrilov彈奏巴哈的鋼琴協奏曲

巴哈的鋼琴協奏曲(或者應該說是大鍵琴協奏曲)是我比較不熟悉的曲目,除了沒有很多唱片是灌錄全集之外,找的到的錄音也大多是大鍵琴版,甚至是流行一陣子 的古樂版(HIP),怎麼聽就是不太習慣略偏尖銳的聲音。不過最近拿到一套鋼琴演奏的版本,倒是讓我印象深刻,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是由俄國鋼琴家加夫李洛 夫(Andrei Gavrilov)主奏鋼琴,馬利納爵士(Sir Neville Marriner)指揮聖馬丁管絃樂團的版本,1987年由EMI發行(CDS 747629-8)的版本。
關 於俄國鋼琴家加夫李洛夫(Andrei Gavrilov)的生平。一九五五年生於俄國莫斯科,一九七四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的金牌獎得主,同年在薩爾斯堡音樂節登台,獲得極高的評價,從此 成為國際知名的鋼琴家。主要的唱片錄音可見於EMI以及90年代之後的DG。他和李希特曾經多次合作演出海頓與韓德爾的四手連彈曲目,李希特對他也是印象 不錯,曾提到,那些唱片上故意不寫誰是第一鋼琴誰是第二鋼琴,結果很多人都誤以為Gavrilov彈的部分是李希特彈的。可見得他的實力頗佳。

第一首d小調協奏曲(BWV 1052)的快版樂章,鋼琴一出場,就是充滿了說服力。Gavrilov的觸鍵果斷而有力,音粒短捷清楚,不同的聲部之間的對話很清楚,搭配樂團稱職的伴 奏,讓這個熱情緊湊的樂章充滿無比的活力。我喜歡他的鋼琴傳達出來的多采多姿的層次與變化,一切彷彿都在他的精巧控制之下,恰如其分。而在慢板樂章中,他 又表現出充滿浪漫情懷的現代感巴哈,而他掌握長樂句的能力,也似乎有李希特的那種火侯,令人激賞。

如果你也不排斥用現代鋼琴演奏巴哈的協奏曲,那麼這一套CD會是不錯的選擇。EMI曾經以中價位雙CD的形式再版,可別錯過。
[02/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