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7日 星期四

Oleg Kagan plays Bach

Kagan-LCL-171.jpg


最近拿到一張新的CD,由俄國小提琴家卡崗(Oleg Kagan)演奏巴哈兩首無伴奏組曲,BWV. 1002與1004,一九七九年莫斯科現場演奏錄音。目前聽的還不太熟,但是他的演奏卻替這些熟悉的曲子帶來很大的衝擊。造成衝擊的原因,到不是因為 Kagan施展高超的名人技,以狂飆的速度進行(當然,這不是說他欠缺那樣的技巧,正好相反)。還抓不出為什麼,但是,我想是他的速度,他的分句,他的弓 法,很 通常聽習慣的演奏,有著不小的差距。


基本上,相較於其他版本,他的速度都偏慢。但是,因為巴哈並未如後來的作曲家那樣用節拍數來標示速度,而是用舞曲的名稱來說明,因此,我無從判斷究竟他的 速度是否終於巴哈的精神。但是,除了速度之外,他的演奏也排除了通常演奏所注入的較強烈的戲劇感。例如,在樂句之間增添較多的強弱,或是刻意延長與縮短休 止符,或是製造不同的聲部,或是更多的彈性速度。這種種,Kagan都排除了,剩 下的,只有流動的音符本身。


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通常會列舉的版本,不外乎米爾斯坦與謝霖。曾經有人說,喜歡喝茶的會偏好謝霖,因為他的詮釋溫暖敦厚,充滿感情。喜歡喝酒的會偏好米 爾斯坦,因為出神入化的技巧與順暢熱情,讓人流連忘返。我自己喝茶,但是還認為米爾斯坦整套六首的整體感覺是最出色的,因為敦厚的謝霖在一些需要陽光的曲 子(C大調 1006)就顯得不夠俐落灑脫。不過仔細想想,這些讚辭充斥著各種音符以 外的形容詞彙,充滿著演奏者本身的性格所額外賦予音符的不同特色。但是,在 Kagan的演奏中,很難套用前面這兩種框框,他的個人性格並未凌駕在音符本身之 上。毋寧說,他的性格巧妙地融入音符本身。非常特別的一個版本。


b 小調,阿勒曼舞曲,無懈可擊。阿勒曼的第二段(Double),庫朗,與庫朗第二段,三個樂章正好連成一個組合,類似的音型從慢到中板到急板的演變。此 外,值得一提的是庫朗舞曲。在Kagan手上,庫朗舞曲成了一種沉重的的舞曲,好像每一 拍都是都是重音似的切分音效果,非常特殊。


d 小調,阿勒曼舞曲以較為緩慢的速度呈現,庫朗舞曲,平實地奏出切分音型,沒有過多的突強音,薩拉邦德舞曲,令人意外地沒有遁入極為深沉與絕望的悲痛(像謝 霖那樣),因而相較之下,吉格舞曲也不像米爾斯坦那樣如狂風暴雨般猛烈。夏康舞曲,依舊維持沉穩的速度,沒有過多的戲劇對比,剩下的就是純粹音符的律動, 但是我們可以聽到背後一股深藏的源源不絕的動力,一個變奏接著一個變奏。炫麗的跳弓(?)段落,我第一次聽到那樣多的細節,清清楚楚。進入大調的中段,第 九分鐘左右,剖心掏肺的盡情謳歌,直追謝霖。曲子結束之後,聽眾的Bravo 聲,才讓我們想起,這是實況錄音。難以置信。


總之,這是一個令我困惑的巴哈。毫無疑問,Kagan的演奏是真誠的,不炫耀,不譁眾取寵,是純淨的,深刻的,完美的技巧。他的莫札特奏鳴曲,自然,精 巧,是我心目中的首選。至於巴哈,我困惑,是因為米爾斯坦還有謝霖的陰影過於巨大嗎?聽慣了那兩個著名的版本,以及米爾斯坦在薩爾斯堡那場巴哈獨奏會所展 現的動感與集中力(以及兩首巴哈安可曲之後,驟然直衝雲霄又墜入凡塵的帕格尼尼奇想曲,真是讓聽眾High到最高點),Kagan顯然更為節制與中庸。這 樣的巴哈,很難想像是現場演奏的實況錄音,難以致信的沉穩,完美,修養。或許這是在教堂裡獨 自面對上帝的那位巴哈,而不是面對聽眾的那位樂長巴哈。


[06/07/2001]

2001年5月18日 星期五

舒伯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 D.664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 13 in A major, Op. 120 (D. 664)



如果一首完美的曲子,必須是簡潔、完成度高、包含所有音樂中的動人元素,而且特別是美麗動聽,那麼可別忘了舒伯特這首A大調第十三號奏鳴曲。短短的三個樂章,我們就可以聽到抒情、優雅、緊湊、與熱情,緊密巧妙地結合在一塊。鋼琴唱出抒情的第一主題開始,整個氣氛都出現了。單純動人的主題,由右手呈現,左手的伴奏,搭配的恰到好處。左手的琶音上下起伏,據說彈起來可不像聽起來那麼輕鬆愉快,而且,似乎影響了後來的布拉姆斯。以雙手八度音開始的展開部,給曲子帶來小小的高潮。李希特的速度彈的比一般慢,譜上標記的是中快板(Allegro moderato),他彈成快中板。此外,他除了反覆呈示部之外,展開部與再現部也反覆一次。儘管如此,能夠聆聽如此美麗的音樂,聽再多次反覆,我們也不會抱怨的。

第二樂章行板,大調的主題由沉重的重奏連音音型所組成,不是幸福,不是甜美,反而比較像是純真,原始,帶有憧憬,但同時又讓人聯想到死與少女的不安。轉調發展之後,主題第二次出現時,凌駕在左手分解和絃的伴奏之上,彷彿要展翅高飛似的,不過略為激昂的心情很快就和緩下來了。這裡李希特處理的真是精美(大約三分四十五秒附近),淡淡的,釋懷地,轉入主題第三次出現,這個時候,左右手不再是第一次的重奏,也不是分解和絃的伴奏,彷彿還未恢復過來似地不協調的卡農。最後一次主題出現,飛翔的夢似乎在夢境中實現了。有時覺得,舒伯特大概是所謂New Age的先驅吧,他的慢板樂章,總是那麼寧靜,孤芳自賞,帶有濃濃的大自然氣息。

第三樂章快板,鋼琴在抒情的第一主題與激昂的第二主題之間穿插。熱情的樂段,讓我聯想到貝多芬,彷彿要一股腦地把所有的不安與困擾一掃而空的氣魄。李希特很成功地作到不同強弱與速度之間的對比,怎不令人讚嘆這是現場錄音!



李希特這首奏鳴曲的錄音,至少有四次。我手邊有一九七九年分別在東京(Olympia OCD 288)以及倫敦的演奏實況(BBC BBCL-4010-2)。基本上,兩次演出的詮釋方式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別是,BBC版的錄音效果略勝一籌。或許因為這個緣故,真要分個高下的話,我會偏好倫敦的版本。音色的對比更清楚,更容易聽出更多的細節。尤其是第二樂章。

[5/1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