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8日 星期一

蕭士塔高維契的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Op. 67



蕭士塔高維契的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Op. 67,巧妙地穿插著許多帶著猶太風格的主題,但是這些主題的表現卻又是十分激烈,例如第二樂章光輝的快板的詼諧曲,以及第四樂章的怪怪舞曲(我聽完一次的直覺,當時不知道這個故事)。原來蕭 氏當初創作這首曲子,是受到他的好友 Ivan Sollertinsky 的死訊,以及當時傳來納粹集中營的悲慘事蹟的震撼所啟發。在集中營裡頭,衛兵強迫那些猶太人圍著他們的墳墓跳舞。強迫他們在面對自己的死亡時,不能用最原始的恐懼,反而要用與恐懼完全相反的歡欣心情來跳舞慶祝。第四樂章的怪怪舞曲就是在描寫這個場景吧。在舞曲形式的背後,我們聽到的是光怪陸離,恐怖,震撼,與irony。我想到的是柏格曼的「第七封印」最後死神帶著幾個人列隊前進的場景,以及夏卡爾有一幅小提琴家的畫。在強烈的舞曲節奏與恐怖氣氛中,其實正傳達了納粹的殘忍行徑 與猶太人所受到的苦難。我覺得這個樂章是非常難表現的。



李希特,小提琴家 Kagan,與大提琴家Gutman的版本十分傑出。撰寫那張唱片解說的Ronald Weitzman 提到,在這個錄音裡頭我們可以聽到令人驚異的特質:優雅。除了這個版本之外, 我只聽過Eroica Trio的版本,以及阿格利希,麥斯基,還有克雷曼的錄音。但是,只有李希特的版本表現出這種優雅的特質。阿格利希的版本整體表現不夠理想,第四樂章三個樂器感覺各奏各的,樂句之間缺乏凝聚力。三位優秀的音樂家的組合只有如此表現,甚為可惜。Eroica Trio的三位女士可能著眼於速度與力道的 表現,但是沒有真正感動人心的時刻。



能夠在恐怖與苦難的環境中保持該民族或該團體所重視與傳承的優雅,坦然面對苦難,這點可能是猶太音樂的本質吧(bitter-sweet)。在電影「屋上 提琴手」(The Fiddler on the Roof)中,猶太人受到俄帝沙皇的迫害,被迫遷徙,流離失所。儘管如此,他們仍舊用音樂來舒緩生活的苦難,禮讚上帝對猶太人的承諾。電影「戰火浮生錄」(Bolero)中,更是直接描繪納粹對於猶太音樂家的屠殺行徑。當初看那部電影時,不曾聽過蕭氏這首曲子,所以不知道是否電影裡頭也有使用這段音樂。其實,帶著尊嚴與喜悅去面對死亡,也非猶太人的專利。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最為人稱道的一個段落(不是傑克與羅絲的愛情故事),而是在整艘船即將沉沒的前夕,船上的音樂家從容不迫地奏出和緩的音樂,希望能夠讓大家心平氣和地搭上救生艇。強烈的對比令人動容。當然,另外還有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



蕭氏用整首曲子來傳達對於猶太人的同情與禮讚(不知道他本身是不是有猶太血統),相較於單純取用猶太風格的旋律,算是高明之處。欣賞這首曲子時,若能謹 記這層意義,當更能領會與感動。李希特的這個版本,完美地傳達了這層意涵,值得細細欣賞。

[04/0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