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小提琴家 卡崗 (Oleg Kagan) 簡介 (一)

「奇妙地結合了成熟與純真,融匯了輕巧與力道,在充分理解音樂的深厚基礎上,讓音樂本身不著痕跡地自然流露」(mysteriously mature innocence, a feeling of lightness and strength combined that showed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music, without that knowledge ever seeming to become knowing or complacent)。

有人如此形容卡崗所拉奏的莫札特,我認為說的對極了。俄國小提琴家卡崗是個值得大家注意的小提琴家,不知道他在台灣愛樂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似乎名氣不大。於是我編譯整理一些關於他的生平介紹與事蹟,幫助大家認識他。


Oleg Kagan (11/21/1946 - 7/15/1990) 卡崗,俄國小提琴家

1946年11月21日,卡崗(Oleg Kagan)出生於蘇聯最東邊的一個沙卡林島(Sakhalin)上一個名為Yuzhno-Sakhalinsk的小村落,他的父親具有猶太血統,在當地 醫院擔任醫師,熱愛音樂。他的母親是護士,也同樣喜愛音樂與戲劇。沒多久之后,全家遷移到拉脫維亞的首府里加(Riga),里加這個城市向來以各式各樣的 音樂生活以及音樂的教學品質著稱。七歲起,卡崗在布勞恩(Joachim Braun)的指導之下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十三歲時,庫茲涅索夫(Boris Kuznetsov)在一次的學習考試中聽到卡崗的演奏,印象非常深刻,遂邀請他到莫斯科音樂院就讀。和布勞恩自由放任的教學方式相反,庫茲涅索夫的指導 是承襲自十九世紀的師徒傳統。他讓卡崗安頓在他家,嚴格監督他的學習與生活的每個細節。事實上,卡崗也是他的唯一入室弟子。在庫茲涅索夫的嚴格教育之下, 奠定了卡崗堅實超卓的技巧,更養成他嚴謹審慎的音樂態度。沒多久之後,卡崗接連贏得多項國際競賽大獎,先是在1965年(年僅十九歲)的西貝流士競賽 (Sibelius Competition)贏得冠軍,更贏得芬蘭人民的喜愛。接著在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屈居亞軍(1966年),兩年後(1968年)在萊比錫的巴 哈競賽贏得壓倒性的勝利。儘管不斷獲獎,卡崗依舊是庫茲涅索夫的忠實弟子,直到他於1966年驟逝為止。

庫茲涅索夫過世之後,卡崗轉而受教於小提琴大師歐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歐伊斯特拉夫始終對於這位地子的才華予以最高的評價,特別稱讚他的小提琴演奏風格具有無比的深度,無暇的樣式,以及完全將自我奉獻給 音樂的極致藝術表現。當歐伊斯特拉夫開始指揮時,他邀請卡崗與他合作貝多芬與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全集(後來也一起灌錄了其 中兩首)。多年之後,卡崗表達對於歐依斯特拉夫的讚美:「對他的學生而言,他就像個父親、像顧問、也像朋友一樣。我受他的影響很大。」即使在卡崗自音樂院 畢業之後,兩人的關係甚至日益密切。歐依斯特拉夫特別喜歡卡崗所拉奏的莫札特。卡崗的莫札特當然也承襲了歐依斯特拉夫本身所具有的演奏特質,敦厚,溫和。 但是,卡崗卻又能夠融入一些屬於他自己特有、讓歐天王讚譽有加的風格:奇妙地結合了成熟與純真,融匯了輕巧與力道,在充分理解音樂的深厚基礎上,讓音樂本 身不著痕跡地自然流露(mysteriously mature innocence, a feeling of lightness and strength combined that showed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music, without that knowledge ever seeming to become knowing or complacent)。

1969年在倫敦所演出的那場西貝流士的協奏曲堪稱卡崗職業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因為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也在場聆聽,演出結束之後,立即邀請這位年輕的小提琴家與他合作。兩人從此展開了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不管在音樂的集中度以及藝術眼光 的親和性而言,都是無可匹敵的搭檔。卡崗景仰李希特對於音樂毫無妥協的奉獻,嚴格的自我要求,與誠實,這些特質讓李希特的演出能夠免於任何的造作矯情。而 李希特也和歐依斯特拉夫一樣,特別喜歡卡崗所演奏的莫札特,提議兩人一起合奏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鳴曲。多年之後,卡崗依舊靦腆地記得這位偉大的鋼琴家是如何 對於年輕后輩演奏莫札特的理念所抱持的堅決信任。兩個人對於演奏音樂的理念是如此的契合,他們排斥錄音室的環境,因為他們對於現場演奏的自發性與靈感有著 近似宗教般的執著。他們在各式各樣的場所表演,不管是西伯利亞的工人俱樂部,白俄羅斯的集體農場,高加索的音樂廳,中亞細亞地區的小小音樂學校,莫斯科的 博物館與藝廊,甚至私人的住所。他們共合作演出的曲目包括了莫札特、貝多芬、蕭士塔高維契、布拉姆斯、葛利格、亨德密斯、與梅德納的小提琴奏鳴曲,貝爾格 的室內協奏曲,以及巴哈的郭德堡協奏曲。舒曼、柴可夫斯基、法蘭克、拉威爾、與蕭士塔高維契的鋼琴三重奏,以及莫札特的鋼琴四重奏,也在合作曲目之中。著 名的大提琴家顧特曼(Natalia Gutman)不僅是卡崗的音樂與生活上的伴侶。

[待續]
[11/24/2005]

2005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小提琴家 卡崗 (Oleg Kagan) 簡介 (二)

[延續前篇]


卡崗對於音樂的愛是如此的純真,無私無我,幾乎到了一種犧牲奉獻的境界,因此他常常參加室內樂的演出;他從來就不擔心他會不會是音樂會的主秀,也不在乎是不是觀眾注意力的焦點。


他 常常與中提琴家貝許梅(Yuri Bashmet)、小提琴家特雷提亞可夫(Viktor Tretyakov)、長笛家加洛瓦(Patrick Gallois)、豎笛家布魯納(Eduard Brunner)合作。除了李希特之外,與他搭檔的鋼琴家還包括了尤迪娜(Maria Yudina)、雷昂絲卡雅(Elisabeth Leonskaja)、盧比莫夫(Alexei Lubimov)、羅巴諾夫(Vassili Lobanov)、以及史卡納維(Vladimir Skanavi)。與他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了沙瓦利希、傑利畢達克、羅傑斯特文斯基、史維特拉諾夫、塔米卡諾夫、艾森巴哈、馬舒爾、巴倫波因、貝許梅、普 拉頌(Michel Plasson)、鮑多(Serge Baudo)以及卡沙都斯(Jean-Claude Casadesus)。卡崗幾乎表演過所有的小提琴曲目。他對於因為的深刻理解使得他成為詮釋現代音樂的不二人選,許多當代作曲家紛紛將創作曲提獻給他, 包括了薛尼克(Alfred Schnittke)、古貝杜林娜(Spfiya Gubaydulina)、丹尼索夫(Edison Denisov)、卡列特尼可夫(Nikolay Karetnikov)、與曼秀爾楊(Tigran Mansuryan),甚至將卡崗視為共同作曲者。

儘管他在國際競賽屢屢獲獎,儘管他始終廣受音樂評論家與觀眾的熱情歡迎,他的職業演出生涯卻總是充滿各種逆境。1970年,當他正準備要開始在國際樂壇建 立該有地位的時候,卻遭受蘇聯當局的打壓,阻止他離開蘇聯境內,禁止他出國巡迴演奏,以至於接下來幾年,他的名字在國際樂壇突然消聲匿跡。即使後來他終於 獲准出國,官員的顢酣,以及他堅持拒絕任何妥協的作風,加上他在專業上與性格上的一絲不茍態度,致使多項演出錄音計畫宣告夭折。世人必須面對層層阻礙與逆 境,才慢慢開始認識他的音樂成就。

1989年,卡崗病情嚴重惡化,接受一連串的手術與醫藥治療。在經歷這種種煎熬之後,即使他知道不可能康復,他他下定決心要繼續演奏下去,他選擇將最後幾 個月的生命奉獻給音樂,繼續以始終如一的熱誠與喜悅之情,帶給聽眾無盡的感動。這種堅強的勇氣與意志感動了身邊的所有人。他依舊到處旅行演出,安排各種計 畫。觀眾也很快就注意到他的演奏出現了深刻的變化。不論他到哪哩,觀眾的反應都是一樣地熱情,因為她們知道她們所欣賞的不只是一場音樂會,而更像是一種來 自上帝的啟示。對生命與藝術奉獻的見證與禮讚。他對於音樂的奉獻,至死方休。

卡崗與顧特曼曾經在莫斯科西南邊不遠處的一個中世紀小鎮溫尼格羅(Zvenigorod)成立一個私人的夏日音樂節,享受在親密與舒適的環境之下隨心所欲 地演奏室內樂的樂趣。而卡崗在過世之前仍在進行中的計畫之一,就是在建立另外一個室內音樂節(Chamber Music Festival Wildbad Kreuth),地點位於巴伐利亞境內之阿爾卑斯山邊的一個鄉間村落在克魯特(Wildbad Kreuth)。在病痛的折磨之下,他依然和夫人顧特曼一同策劃這個音樂節,希望提供一個理想的場合讓俄羅斯與西方的音樂同好們能夠在此親密的地點齊聚一 堂,共同演出美好的音樂。當醫生宣告卡崗病情過於嚴重,不宜離開位於呂貝克(Lubeck)的醫院時,他還是不顧一切地親自出席,與好友們共襄盛舉。七月 初,在他人的協助之下登台,藉著一種特殊設計的椅子的支撐,使得他可以以一種幾乎是站著的姿勢拉奏小提琴。當時演出的曲目是莫札特的豎笛五重奏,其他同伴 除了顧特曼之外,還包括了布魯納,養子摩洛茲(Sviatoslav Moroz),以及小提琴家卡許卡香(Kim Kashkashian)。沒幾天之後,他與巴許梅同台演出莫札特的最高傑作之一,交響協奏曲,這是他最後一次正式演出。過世前幾個禮拜,在傑利畢達克所 指揮的慕尼黑愛樂的伴奏之下,他在慕尼黑愛樂廳進行了一次公開的彩排,那是他最後一次公開演出。當晚的正式音樂會因為病情惡化而取消。根據當時在現場的人 轉述,在彩排中他的演出具有無與倫比的力度與深刻的精神感受力,可惜似乎沒有錄音留下。1990年7月15日,卡崗病逝於慕尼黑,享年僅43歲。他未能親 眼目睹克魯特音樂節的開幕,不過他的妻子顧特曼仍然持續籌畫,終於在隔年,1991年,正式開幕。日前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音樂節之一。

參考資料:

http://www.live-classics.com/kagan.htm

以及CD唱片的解說。原作者包括 Nina Zarkhi 與 Wolfgang Schreiber。

[11/23/2005]

2005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談談「魔笛」裡頭的「男女關係」

magic_flute_bergman.jpg
記 得在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裡頭,晚年(!)被病痛纏身的莫札特接受黑衣人的委託寫作安魂曲之際,他同時也接受另外一位劇作家的委託,希望他 能夠寫作一部用德文演唱的歌劇。電影中,莫札特在房間裡頭來回踱步,走著走著我們就聽到「魔笛」的輕快前奏曲油然而生。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
貧 窮潦倒的莫札特或許知道,這部歌劇如果成功,必定能夠替他帶來更多作曲委託,在經濟上可以更為寬裕一些。也因此在這齣歌劇中,我們幾乎聽到了各種向來廣受 觀眾歡迎的曲風。幽默風趣的滑稽角色,聖詠的男低音以及大合唱,「人格分裂」的花腔女高音,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當然免不了有一些波折與試煉),甚至連 動物(鳥)怪獸(恐龍)都登場了,雖然沒有仙女,但是有可愛的仕女以及小天使。莫札特巧妙的將這些各種不同的元素組合起來,美麗的旋律接二連三,讓人應接 不暇之餘,只能一步步走入他的音樂魔法所營造的音樂殿堂中。



歌劇我聽得不多,不過「魔笛」始終是我最鍾愛的一齣。我收藏了好幾個版本,克倫貝勒(EMI),馬克拉斯(Telarc),戴維斯(Philips),蕭 提(Decca),貝姆(DG),諾靈頓(EMI)等等,雖然聽的最多的是前兩者。另外,柏格曼(Ingmar Bergman)替瑞典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版本,從以前在重慶南路買的盜版錄影帶,到最近購入的DVD,前後共看了五六次。在此我要認真推薦,如果你也喜歡 魔笛,千萬不要錯過柏格曼的「魔笛」影片。

magic_flute_mackerras.jpg
關 於魔笛,我有好多話題可以聊。今天就先講講裡頭的「男女關係」吧。裡面的主要人物呢,包括了王子塔米諾(Tamino)與公主帕米娜(Pamina),補 鳥人帕帕基諾(Papageno)與他的老婆帕帕基娜(Papagena),神聖王國的領袖薩拉斯特羅(Sarastro)與因為意見不合而離異的「前 妻」(或者是愛人)夜之后(Queen of the Night)。在那個年代,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男生註定就是要找個女生來配對。這三對男女關係,分別代表著男女關係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或者應該說,三個 層次。



帕帕基諾自小的最大夢想就是要討個老婆,但是他出生貧賤,八成不識字,活脫脫就是個俗人,除了憨厚之外,美妙的歌喉大概是他的最大優點了,沒什麼大出息, 只能夠靠替夜之后抓鳥維生,每天對著抓來的鳥唱歌,傾述心中的苦惱。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王子塔米諾之後,他的願望終於有實現的可能了。



magic_flute_klemperer.jpg
塔 米諾是個外地來的王子,到底他打哪來,到底是不是貨真價實的王子,或者他的王國有多大,都沒有交代。而一開始,在森林迷路的王子也似乎顯得弱不禁風,碰到 怪獸噴火龍,嚇的昏了過去。身為王子,塔米諾知道,追求一位美麗賢淑的公主,是他的志業(之一?),所以當夜之后用公主帕米娜的沙龍照引誘塔米諾之後,他 就深深地愛上她,而當她得知公主被「大壞蛋」薩拉斯特羅所誘拐,禁不住母親喋喋不休的「三寸不爛之舌」的請求,突然勇敢了起來,決心去拯救公主。



magic_flute_davis.jpg
殊 不知,這個大壞蛋薩拉斯特羅原來是夜之后的老情人,而公主其實是他們兩個人的愛情結晶。這場王子代替哀傷的母親拯救被誘拐的女兒的故事,背後竟然只是現代 社會常見的,夫妻離異之後為了爭奪兒女的家庭糾紛罷了。不過呢,故事的主人翁是貴族,所以使得她們的境遇顯得特別具有代表性。那麼,這對曾經山盟海誓的國 王與王后,是如何變成冤家呢?理由也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個性理念不合。薩拉斯特羅自從與夜之后有個愛情結晶之後,篤信一種崇拜太陽與真理的宗教(或者兄弟 會),他們相信理智與理性應該支配一個人的行動,成為一位德性與智慧兼備的勇者,而一個國家也應該在這種最優秀的勇者的統治之下,才堪稱是一個好的社會。 相對於理性的智性面,就是情感的那一面。七情六慾只會讓人迷失自我,掩蓋理性,讓人看不清楚真相。薩拉斯特羅不只篤信這個教派,甚至成為最高的智者與德 人。而夜之后始終沒有長進,整天只會愛美,妒忌,誘惑,貪圖享樂。不消說,一個追求心靈淨化與提升的人,與一個重視物慾享樂的人,理念與個性絕不可能相 容。



magic_flute_norrington.jpg
那 麼,為什麼我剛剛說有三個階段呢?塔米諾與帕米娜同樣都是年輕人,對於愛情有憧憬,很容易墜入情網。她們對彼此的愛是純潔而忠誠的。雖然兩個人直到最後才 渡過種種煎熬與試煉,相親相愛,但是她們卻是一看到對方的沙龍照就已經深深愛上對方。帕帕基諾與帕帕基娜代表的是另外一種階段,帕帕基諾對愛情並沒有什麼 理想與憧憬,他只想要一個老婆,只想要一個伴,對方的條件,他不敢挑剔,也不會挑剔。而帕帕基娜是被送作堆的,說她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也不為過,因為他看 到王子與公主最後終於相愛,而他卻依然孤零零一個人,一時想不開要上吊自殺未果,拿出魔鈴出來之後,他的願望就實現了。至於薩拉斯特羅與夜之后,當然就代 表了男女之間差異關係的極致。薩拉斯特羅是男性與理性的完美象徵,夜之后是女性與情感的完美象徵。她們之間的關係,或許也是男女關係的共同命運,離異。除 非能夠走出另外一條路。



magic_flute_bohm.jpg
也 因此這三對男女的關係更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層次。帕帕基諾與帕帕基娜的關係顯然是最低的層次,沒有理念可言,純粹是情感的衝動,以及物慾的薰陶。薩拉斯特羅 與夜之后的關係則似乎是例外一個極端的情況,理性與情感如白晝與黑夜一般視同水火,無法相容共存;後果是雙方永無止盡的爭鬥,男方永遠擺脫不了女方的糾 纏,通往神聖的道路上永遠有顆搬移不開的大石頭,而女方在缺乏理性的指引之下,任由情感的恣性發展,由愛轉妒忌轉恨,欺騙與誘惑都只是滿足慾望的必然手 段,如黑暗中的田鼠一般鬼鬼祟祟的活動。至於塔米諾與帕米娜的關係卻代表的一種新的希望,與新的理想。理性與情感的完美結合。感性順從理性的帶領,走過黑 暗,跨過恐懼,擺脫誘惑,朝著最後的光明大道前進。在柏格曼的影片中,塔米諾吹著魔笛(真的是一把長笛),牽著帕米娜的手,穿越宛如地獄般可怕的煉獄,身 著緊身衣的舞者們在扭曲的身軀中表現出代表死亡的地獄枉死城,以及代表誘惑的各種化身。影片中只有平靜祥和的笛聲,就像她們的內心一樣平靜無痕。她們目睹 這一切,卻無動於衷,外在環境的誘惑與刺激,並不會在她們內心產生多少波瀾與影響。柏格曼將這個段落詮釋的真是偉大。她們的關係也象徵著男女關係的最高層 次。

說到這哩,有沒有引起您的興趣呢?原來「魔笛」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還可以啟發出這麼多有趣的想法呢!下次我們再來聊聊別的主題。

[11/21/2005]

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古典音樂,台灣加油。

各位有沒有這種經驗,到Google搜尋伯恩斯坦,李希特,齊瑪曼等古典音樂的資訊,結果出來一大堆都是中國地區的網站,來自台灣的網站少了好多。台灣的愛樂者都跑哪了呢?
上一趟回台灣,聽說台灣已經沒有專門的古典音樂雜誌了。出國前我曾經是「古典音樂雜誌」的長期訂戶,現在,在書店找不到了。聽說已經有人開始訂購中國發行的雜誌。

要欣賞古典音樂需要比較多的時間,需要比較多的耐心,也需要比較多的資訊協助。台灣在這方面真的需要多多加油,不能輸給中國。除了發行訊息之外,需要更多人,提供基本的曲目背景介紹,音樂家的資訊,個人心得等等。大家一起來。

[11/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