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紐約愛樂在北韓

紐約愛樂剛剛結束台北,香港,上海,北京的巡迴演出活動之後,轉往北韓平壤進行政治意味濃厚的音樂交流活動。這場演出很受
到美國這方面的重視,媒體爭相報導,紐約時報更是製作大篇幅專題報導。音樂會以兩國國歌開場,之後演出華格納的『羅恩格林』前奏曲,德弗札克的『新世界』
交響曲,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曲目。三首安可曲: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的法蘭德爾舞曲,伯恩斯坦的『憨弟德』序曲,還有韓國民謠『阿里郎』改編曲。




雖然說音樂與政治不應該有任何關係,但是音樂活動往往可以也可以帶著那種訴諸感性的直接力量,向造訪國家示威。美蘇鐵幕還存在時,也是用音樂活動當作表達
善意,實則示威的動作。出國表演的莫不是本國精英。被蘇聯政府欽點送出西方國家表演的音樂家,吉列爾斯,阿胥肯納吉,李希特,甚至蕭士塔高維契,都有向西
方國家較勁的意味。




記得當時李希特在紐約首度登台時,紐約的權威樂評人H.
Schonberg在讚嘆之餘,依舊說了一些政治意味濃厚的話,現在手邊找不到,但是大意是說,他的演奏如果能夠加上一些自由世界的空氣,將可以更上層
樓。他似乎把李希特音樂詮釋中所獨到的那種強大張力,理解成在鐵幕之後受到集權政府打壓之下所造成的扭曲風貌('..in some respects
Richter's playing tends to be provincial.One has noticed this again and
again with Russian artists coming to the west for the first
time.....now he must adapt his thinking to new
influences')。有些樂評人把李希特當年在美國所灌錄的協奏曲所展現的強大氣勢與熱情,與美國樂團之間劍拔孥張的張力,歸咎於向美國音樂界示
威,can you top
this,彷彿政治軍事的對抗被轉化成鋼琴與樂團的對抗。現在看起來,反倒是樂評人的評論帶著過多的政治意味。畢竟李希特的鋼琴音樂向來就是具有比較高的
張力。




但是,不管政治與音樂背後如何較勁,對於音樂家而言,他們是傳達與接受那種直接感動力的媒介。演出當天,紐約愛樂團員中有八位韓國裔(籍)的音樂家,他們
表示,當樂團以『阿里郎』作開場曲目之際,他們眼光都紅了,非常的感動。其中一位團員的父母是韓戰時期從北韓逃到南韓的難民,這趟音樂之旅,等於歸鄉之
旅,想必對他的意義更為重大。




本地的公共電視將於禮拜四晚上播出這場音樂會的實況,似乎值得一看。




[02/27/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