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琴家李雲迪今年度在美國的巡迴演奏行程,幾天前終於到了紐約市的卡奈基音樂廳。樂評也很快就出現在紐約時報的報導(10/13/2008)。讓我感到訝異或是欣慰的是,寫作該篇樂評的樂評家ANTHONY TOMMASINI所傳達出來的感受,竟然跟我在幾個月前在本地聽到的感受非常的接近。
當然,每個音樂家每天的狀況都不一樣,在不同的場子,面對不同的觀眾,很自然的會有不同的表現。節目單上的曲目也不盡相同。但是,看了那篇樂評之後,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比較價值。因為,兩場音樂會的曲目非常的接近。蕭邦的四首馬祖卡,平靜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李斯特/舒曼的改編曲,下半場是展覽會之畫。
這這篇樂評也很難不落俗套,拿他跟郎朗來做對比,後者在舞台上的浪漫外放式表演風格,跟前者較為冷靜內鍊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作者說,怎麼好像當天晚上,向來比較冷靜的李雲迪也沾染了一點Langisms。當然,這句話是褒是貶,就看你怎麼解釋了。
提到蕭邦的四首馬祖卡(Op. 33),樂評人說,他的演奏,「在華麗的外貌下,難掩躁動與滑稽的內涵」(his performances, for all their splendors, were restless and jerky)。這當然是很高竿的音樂評論,用字精確。他知道馬祖卡舞曲的困難,在於重拍應該打在哪個地方。但是,李雲迪的表現讓他覺得有急躁趕進度的樣子,重拍下的不太對。雖然我不懂馬祖卡舞曲的拍子問題,但是幾個月前我在聽的時候,也有這種類似的感覺,只不過我只能用「不太對味」的籠統字眼來表達。
另外,關於蕭邦的這首平靜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有關波蘭舞曲的部份,樂評人寫:「絢麗的樂段與驚人的速度讓人血脈賁張,但是讓人喘不過氣的音樂顯然有些狂熱過頭了」(The polonaise, which festoons a jaunty dance tune with dazzling runs and passage work, was exciting but so breathless that it became hectic.)。我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偉大音樂家的音樂需要呼吸,你也聽得到呼吸,特別是蕭邦的音樂,之所以說他是鋼琴詩人,就是因為在樂句樂句之間,聲音與無聲之間,和聲之間,應該有一定的氣息的流動。
至於展覽會之畫,樂評人也沒有甚麼好印象。只看到快速的音符與淋厲的技巧,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快,聲音這麼大,好像聽不出個所以然,只是為了要show技巧嘛?(But did he race through the dauntingly difficult “Marketplace at "Limoges" just to show off his nimble fingers and awesome repeated-chord technique? Final notes of certain phrases were swallowed up as he lurched to the next.)
這位樂評人對於李雲迪與小澤征爾的那張協奏曲讚譽有加,他最後表示,也許多演奏一些室內樂,跟一些比較強勢的指揮合作,對他會有幫助吧。
當然,紐約樂評人向來以尖酸刻薄著稱,看走眼說錯話的事情也不是沒發生過,聽聽就好。只不過,讀到一篇可以讓我產生共鳴的樂評,還是讓人欣慰。
舊文:李雲迪:sensation or success
http://richterrecorded.blogspot.com/2008/03/sensation-or-success.html
原文:New York Times (10/13/2008)。
http://www.nytimes.com/2008/10/13/arts/music/13yund.html
[10/17/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