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3日 星期四

阿格麗希演奏蕭士塔高維契與海頓的鋼琴協奏曲

shostakovich-haydn-argerich-s.jpg

這 張CD是由DG發行,阿根廷鋼琴女傑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彈奏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海頓的一首D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究竟是基於什麼考量,將這兩首作曲時間差距一百 五十多年(後者寫於1780年代,前者完成於1933年)的協奏曲擺在同一張專輯裡,是頗令人感到好奇的。


蕭士塔高維契本身也 是知 名的鋼 琴演奏家,曾經在1927年的第一屆華沙蕭邦鋼琴大賽獲得獎項(首獎得主是歐伊斯特拉夫的老搭檔歐柏林(Lev Oborin)),這首協奏曲也是為了自己的演出需要而寫作的。當時,年輕的蕭氏正面臨生涯的抉擇,在演奏與作曲之間猶豫。這首作品包含四個不間斷的樂 章。初次接觸這首曲子,對於裡頭特殊的類似民謠風的節奏與詼諧的曲風感到印象深刻(這種grotesque的風格顯然受到史特拉汶斯基的影響),小喇叭的 刺耳樂音也彷彿替整個熱鬧的氣氛加油添醋似的,頗為生動。不過仔細聽了幾遍,倒是很欣賞曲子的特殊抒情風格,尤其是第二樂章。第一樂章先是穩重的曲調之 後,鋼琴帶入第一主題,弦樂反覆之後,鋼琴就開始生龍活虎地狂奔,頗為自然地帶入戲謔的第二主題,跟抒情的第一主題形成有趣的對比。阿格麗希總覺得彈得輕 了一點,我會比較喜歡節奏強一點的蕭士塔高維契,特別是他特有的左手帶附點的節奏,要像座大山似地穩固。儘管第一樂章中,抒情的第一主題沒有得到多少發 揮,第二樂章倒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弦樂先奏出寧靜的主題,鋼琴接過之後,不多時就迸發出短暫的激情,加裝弱音器的弦樂團顯然無法與脫疆的鋼琴抗衡,不過很 快地鋼琴又安靜下來,只聽見弱音之後的小喇叭奏出輓歌般的悽美旋律,與鋼琴進行對話。阿格麗希將這個抒情的慢板處理得像是拉赫曼尼諾夫的曲子一樣。寧靜的 第二樂章結尾處,第三樂章輕巧地開展,不過氣氛依舊延續著前個樂章,弦樂隊奏出一段肅穆的宣敘曲調之後沒多久,就進入快板的第四樂章。樂章似乎是個輪旋 曲,中段部分引用了一些源自英國與美國、當時在俄國頗為流行的旋律(例如 poor Jennie sits aweeping)。阿格麗希犀利的技巧表現得相當出色,但是,同樣讓我感到不夠滿意的一點,就是少了一些整體感與流暢感,段落之間彷彿彼此不相干地擺在 一起。整體而言,俄羅斯的風格並不明顯,也不像蕭士塔高維契本人彈奏的錄音那樣濃烈狂野。不過,這應該算是她的一貫詮釋風格吧。樂團似乎規模不大,力道總 是很難跟大規模編制的俄國樂團相比;倒是無損於他們在第二樂章的抒情表現。我另外還聽過,普列文跟伯恩斯坦曾經合作灌錄過這首協奏曲,紐約愛樂的表現優秀 許多,不過對於普列文的詮釋,依舊沒有能讓我滿意。


shostakovich-poulenc-bernstein-previn.jpg

海 頓的這首協奏曲最著名的是第三樂章,裡頭引用了一些匈牙利風味的吉普 賽式歌謠與節 奏,充滿了詼諧與嘻謔的異國風味。第一樂章雖然是稍快板 (Vivace),不過阿格麗希的速度聽起來更像是快板。她手下的海頓頗為率性,犀利,但是並不怎麼讓人感到滿意,有些時候讓人感到倉促,或是彈性速度太 快,甚至讓人有速度不穩的感覺。展開部為了突顯音量的變化,一些反覆的漸強的切分音樂段讓人感覺不安。第二樂章的裝飾奏,她採用的是20世紀初著名的女大 鍵琴家Wanda Landowska的版本,有一些音階她彈的太快了,好像在彈蕭邦慣有的那種綿密繚繞的大波浪連音符的感覺。不怎麼對勁。她所表現的這首協奏曲不太能表現 出樂段之間的那種自然流暢的感覺,在華麗的外表下似乎欠缺了什麼。


[01/13/2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