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巴黎地窖內的音樂寶藏,百年之後出土,只是....

這可真是件新鮮事。剛剛在紐約時報看到一則有趣的報導,特別自由譯寫如下,與大家分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社會開始想到要埋藏「時間膠囊」這種活動。顧名思義,時間膠囊一旦設定,埋入地底,就是很久很久以後才會打開,打開的時候,埋藏人早已作古多時。美其名是要替後世子孫保留當時的值得紀念的文化遺產,倒不如認為是人類長生不老夢想,希冀不朽的一種替代作為吧。

大約一百多年前,1907年12月24日聖誕夜,在巴黎的歌劇院地窖裡,就上演了這麼一件盛事。一群人聚在一起,把24張精挑細選出來,在當時算是巴黎大紅特紅的音樂曲目,錄音,演唱家的唱片,裝在特製的鐵與鉛打造的收藏盒中,埋藏在一間上鎖的保管室,要求一百年之後才可以打開。



背後策劃這項活動的是當時英國的唱片公司Gramophone(現在EMI的前身)的總裁Alfred Clark,這些唱片也是Gramophone提供的。顯然有很濃厚的商業宣傳本領。即使在當時資訊流通不便的年代,甚至連唱片這東西都是稀有品的年代,類似的文化活動還是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甚至對於所謂唱片這新奇玩意感到好奇。畢竟,能夠把動人的音樂保存在一張塑膠片,而且可以不斷的重複播放,本身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現在竟然可以保存一個世紀,更是抓住人們的想像。不知道1970年代CD唱片問世的時候,日本人或是飛利浦公司有沒有玩類似的時間膠囊遊戲。

巴黎歌劇院倒是興沖沖地參與這項活動,宣稱保存的音樂可以代表20世紀初期在巴黎的音樂精髓,有鑑於巴黎當時仍是世界文化的首善之區,顯然宣稱保存世界音樂精髓的意味很濃厚。頗有耀武揚威之勢。

時隔百年,2007年終於開箱,而裡面的24張唱片大多完好如初。繼承Gramophone祖業的EMI唱片公司即將把這些唱片加以數位化之後,以三張CD的形式發行。讓21世紀初的愛樂者能夠欣賞當時的音樂盛況。在法國,這套唱片的名稱叫做「Les Urnes de l’Opéra」,在美國與英國,專輯名稱叫做「Treasures From the Paris Opera Vaults」。。

至於裡頭到底收錄的哪些音樂呢?不外乎大家耳熟能詳的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古諾等等歌劇名曲。器樂曲方面,自然也是貝多芬,蕭邦。聖桑1907年還建在,自然有分到一定的比例。音樂家方面,卡羅素貢獻不少,梅爾芭(Melba),甚至有俄國男低音Chaliapin。

錄音品質可想而知,1907年,一定不能跟現在的錄音技術相比。會買EMI這套唱片的人,大概多半是好奇吧。或是想要收藏。

上次我買過一套Grieg的歷史錄音,最早到1903年吧,鋼琴的音色慘不忍睹,不敢恭維。沒聽完一遍就束諸高閣。這套1907年,可能好不到哪裡。



不過實際的歷史可說曲折離奇,不輸電影「達文西密碼」。1912年,巴黎歌劇又增加封存的唱片,包括當時的最新唱片製作技術。於是在這個保管箱中,有1907年與1912年兩批唱片。1989年,巴黎歌劇院決定要替這間密封的房間增設冷氣空調,於是打開密封的地窖,赫然發現1912封存的一箱膠囊竟然已經被打開,東西離奇失蹤,唱片不翼而飛。於是決定搬到更安全的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而2007年底開封之後,公開展示的三箱唱片之中,其中就有一套是複製品。

當時這些唱片都用石棉布包著,直到最近人類才知道石棉對人體的危害,所以工作人員必須穿著全身防護裝備,小心翼翼處理這些出土的寶藏,好像處理外太空的隕石,或是處理高危險的異次元寶藏,一想到那個光景,真讓人覺得滑稽好笑,但也增加一些神秘感。幸運的是,除了失竊的那箱之外,其他唱片都沒有受損。更幸運的是,雖然部份唱片不翼而飛,但是一份類似藏寶圖的書卷上記載著收藏的唱片的各種資訊,法國國家圖書館於是得以利用豐富的館藏,讓這些唱片得以數位化,重現當時入土的原貌。




故事還沒結束,不知道哪個法國人的主意(左邊那位戴眼鏡的,或是右邊那位仁兄,八成是有收藏癖的圖書館),他們決定不利用出土的唱片來做數位轉錄的動作,而是用目前圖書館收藏的相同唱片來進行。理由是,轉錄的過程中,唱針與唱片的直接接觸,勢必對唱片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他們決定,等到將來有最新的讀取技術,可以不會直接刮傷唱片的時候,再行拆封轉錄。所以啦,那些唱片還得繼續封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可以完成他們當初的使命。這就怪了,唱片就是要聽,要用唱針與唱片的直接接觸,呈現出原汁原味。既然開封,又不聽,只因為怕受傷。既然不用那些唱片來做數位化,又何必拆,又何必發行這套CD?跟一些市面上已經有的歷史轉錄錄音,有何不同?怎麼前想後想,覺得EMI是在騙錢呢?賣得還是複製品!如果已經數位化,以後還有再度數位化的價值嗎?

雖然說,巴黎地窖內的音樂寶藏,百年之後出土,只是,大家還是只能欣賞到複製品。

被偷走的那一箱,究竟淪落在誰的手上?這反而是我比較好奇的歷史懸案。

文章參考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報導,原文網址為:http://www.nytimes.com/2009/02/17/arts/music/17vaul.html?ref=music

圖片取自紐約時報,以及http://www.ladepeche.fr。

[02/17/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