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就是這個聲音!

當真理降臨人世間,當世界的一切苦難不義,當人類的罪孽與貪婪,都被輕輕放下,那會是甚麼樣的場景呢?通天的巴別塔倒塌的瞬間,兩顆核彈在日本爆炸的早晨,南亞海嘯來襲的早晨。在偉大的力量面前,人類的微邈,一次又一次得到印證。這個時刻,你腦筋浮現的,是號角齊鳴,黑幕拉起,恐懼襲身的馬勒「復活」交響曲?是大徹大悟之前的驚恐、膽寒、與羔羊般的順服嗎?當人與偉大首度進行面對面接觸,應該是甚麼樣的場景呢?

那天,當喇叭播放出妮可拉耶娃(Tatiana Nikolayeva)彈奏的巴哈聖詠前奏曲,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BWV. 140 (「儆醒,夜已飛逝」,或,「醒來吧,聲音在召喚」),那個瞬間,突然領悟到:就是這個聲音!如同睡夢中聽見微弱的聲音,當你張開雙眼,只見一片祥和之氣,曙光逐漸籠罩大地。是黑夜的結束,白天的開始。是放下過去,走出未來。是結束苦難,迎向光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擺脫人類的自尊,接納偉大造物者恩澤的時刻。



鋼琴從微弱的音量奏出主題,短暫的休止符,接著再奏一次主題。那個休止符真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非常切合標題「醒來吧」,那不是用鬧鐘或是洪水猛獸的大嗓門叫起床,那是非常微弱的聲音,包容的呼喊,只有已經快要甦醒的人才可以聽見。接著再演繹出主題的後半段,則像是醒來之後的回應那個聲音的呼喚。就是這個聲音!就像是在鄉間早晨渡假,睡到自然醒,聽見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而起床的那種境界。

在此之前,這首曲子已經聽過不知道多少遍,很多名家的版本都有所聞,但是,就只有尼可拉耶娃這個版本有讓人一聽就著迷的魔力。她營造出巨大的音響世界,低音的進行打了很穩固的底,讓你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又不搶了主題的風采,而兩個主題交疊在不同聲部的對位之間,餘音繚繞的水乳交融,非常的精妙。音色控制的非常好。稍慢的速度,在和緩步調中引領聽者進入一個情感昇華的境界。雖然她沒有特別凸顯主題的附點音符帶有的輕快愉悅感覺,但是卻是另外一種靜謐提昇的歡愉感。非常值得推薦的版本。



與偉大的接觸,不一定得是透過「哈利路亞」的方式。真正的偉大,也可以在最弱音中表現出來,在最單純的旋律中,自然浮現。就像貝多芬的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Op. 111)的長大變奏曲中間,長大的神秘顫音即將結束之際,引領聽眾進入閉氣摒息的時刻,也正是高音與低音同時用最弱音奏出單音符的時刻!

尼可拉耶娃的演奏,出自上面這張由英國Olympia發行的三張一套CD,全部都是巴哈的音樂。不是很好找,在ebay上大概只出現過一兩次。但是因為音源來自Melodiya,所以比較容易透過在其他唱片品牌的再版買到。下面這張是單張發售的再版,有收錄這首曲子。



總覺得,巴哈比馬勒更接近上帝。

[02/12/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