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日 星期日

阿勞 ERMITAGE ERM-182


Arrau-Ermitage-ERM-182.jpg


阿勞(Claudio Arrau)於1971年9月17日在義大利的部分實況錄音(ERMITAGE ERM-182)。演奏的曲目相當的豐富,包括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十三號(Op. 27, No.1),李斯特的鋼琴奏鳴曲,還有蕭邦的第四號敘事曲、夜曲、以及詼諧曲第一號。


仔細聽了兩三遍之後,心中總是有些迷惑。自己很少聽阿勞的錄音,所以無法根據既有的認識來著落阿勞演奏的不同時期演變。以前懵懵懂懂之際買過阿勞彈舒曼的 幻想曲,當時只覺得很悶想睡覺。當然是我的問題。一般看到對阿勞的描述,總說他的音樂總是結構工整,每個音符好像總是帶著深刻的意義似的,速度不一定快, 往往偏慢。他從小也是個鋼琴天才,七八歲就登台,後來離開智利到歐洲奧地利跟隨李斯特的嫡傳門徒Krause學琴。接受的嚴格訓練包括背譜移調彈奏所有巴 哈的平均律。或許是這種印象,所以從不預期從阿勞的演奏中可以聽到四射的火花。


這張CD倒是改變了我的看法。我聽到的除了堅實的指法技巧之外,也有一些偏長的 休止符或是獨特的漸強音。有趣的是解說裡頭對於阿勞的說明。阿勞絕對不作沒有意義的事。所以曲目的編排上就大費苦心。一般李斯特的奏鳴曲因為很長,所以多 半會是在下半場單獨登場,但是很多鋼琴家不希望以最弱音結束音樂會,所以也有擺在上半場的情形,但是這樣不但下半場的曲目比重很難調配,而且之前也得找一 首曲子來搭配。通常會用一些李斯特改編的大變奏曲來開場,不過跟奏鳴曲本身好像就完全缺乏關聯了。阿勞這場音樂會的配置倒是巧妙解決了這個問題。貝多芬的 第十三號奏鳴曲本身也帶有濃厚的幻想曲風格,在曲式上並不拘泥於傳統的奏鳴曲編排,所以擺在李斯特之前,頗為合適。下半場的三首蕭邦,阿勞也刻意搭配成類 似一套大型的幻想曲形式的奏鳴曲。由莊嚴起步的快板到夜曲般的中板再到最後的 激情詼諧曲。阿勞的確是動了很多腦筋。


但是,或許是動了過多的腦筋,他的音樂聽起來卻似乎有些鬆散。很難講那種感 覺。或許是旋律線的問題吧,很難抓到清楚的動線,所以,雖然會被一些片段所吸引,但是就是很難集中注意力聽完。或許是曲子本身的困難度所致。不過,還是有 些段落會抓住我的注意力,得到些許感動。這就夠了。但是我覺得我好像就是不會喜歡阿勞的風格。嗯,有機會還是多聽聽再說。想一想,我還有他彈的布拉姆斯兩 首協奏曲,還有蕭邦四首詼諧曲,還有一張李斯特。都是晚期的。應該再拿出來聽 看看。


對了,沒講到。解說裡頭提到兩點有趣的事。首先,阿勞是在六零年代少數把李斯 特奏鳴曲擺在和貝多芬等同地位的知名鋼琴家。不知真相如何,不過想想,肯普夫,巴克豪斯,紀雪金,舒納貝爾等大師,好像沒有留下多少李斯特的錄音。倒是李 希特是個例外。其次還提到,阿勞的演奏會隨著不同年齡與時期而有很大的差異,在六零年代比較表現出純粹的音符,愈到晚年,個人風格與彈性速度益發明顯。


突然覺得,也許演奏音樂時需要很高度的集中力。曲子愈長,要完全集中的難度更 高。一但稍有閃失,可能整個架構就都瓦解了,變成音符本身無意義的流洩。所幸 過日子不需要無時無刻緊繃心神到高度的戒備狀態。


[12/01/2002]

2002年9月3日 星期二

消失的三十秒



有一張唱片的解說頁上面這麼寫著。

"Audio Notes: Sound quality is generally quite good. But in the Liszt Sonata, Track [10], between 3:35 and 4:08, the music is lost. DO NOT WORRY, it will resume at 4:08."

當然,不用說,這又是一 張李希特的鋼琴演奏錄音。只是,這個獨特的現象不禁讓我聯想到很多事。這張唱片是由TNC公司於2002年發行的一系列十七張李希特在烏克蘭的基輔(Kiev)所留下的現場實況錄音,從最早的1958年到最晚的1982年,跨越了將近三十年的時段,雖然大多數是60年代的錄音。發行的公司名不見經傳,顯然是個獨立小廠,主要負責人是Virko Baley。從我和他的幾封email來看,似乎是個一人公司,他還必須僱用工讀生來處理突然湧入的訂單。正式發行沒多久,就聽說他已經暫停販售的動作了,據說是因為著作權的問題。想到這點,我到覺得很幸運,因為我很早就預先下了訂單,所以順利買到這套CD,如果暫停販售的現象依舊,那麼也許市面上(美國市場)只有幾百套在流通呢。

回到這張CD。我們怎麼想都很難想像,一張商業發行的CD,怎麼會收錄這種不完整的音樂呢?有整整將近三十秒的時間是完全沒有任何聲音,顯然是母帶受損或是遺失了。大多數的錄音都是透過無數次的反覆演奏之後,根據一次較為滿意的錄音為基礎,在將其他幾次的錄音剪接修定成完美的演出。就算是現場實況錄音,這種偷剪的動作尤其屢見不鮮,尤其是幾個主要的唱片大廠。這樣做其實並不是不好,而且也已經幾乎是市場上的常態了,所以,偶爾看到一些名家的現場演奏實況錄音會標榜一刀未減,算是增加唱片的賣點,也算是對音樂家實力與能耐的肯定。而且,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花了錢總是希望買個最完美的錄音,畢竟願意掏腰包蒐藏同一曲目不同版本的愛樂者還是少數。所以,唱片公司當然也不會拿不完整的錄音來充數。完整的音樂,似乎是任何演出的基本要求,也幾乎是任何錄音的基本規範。我們會看到很多歷史錄音的發行,單聲道的錄音,被扭曲過了聲音頻寬,夾雜的斯斯生與炒豆聲,對許多樂迷來說,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更惡劣的情況下,或許演奏實況當時就省略了幾個段落,也還好。只要完整,什麼都好談。

但是,正是在相較於這些唱片市場的既定規範下,這張唱片的發行才顯得有趣。這說明了製作人一定有很充足的理由來justify執意發行的決定,或許他對這個錄音的高度興趣與信心,或許一套17張的CD裡頭沒有李斯特的奏鳴曲,算是很大的遺憾吧,或許那場演出是空前絕後的精采詮釋,或許大師在那裡出了少見的失手,值得蒐藏家紀錄。我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是,還有人會買不完整的錄音,這到也是個有趣的現象。換個角度想,如果從這些理由來衡量,主流唱片公司庫房裡不知道蒐藏了多少這種演出精采但是卻基於技術上的因素無法正式發行的錄音母帶。只可惜他們都因為技術上的問題無法剪接或是有瑕疵,或是考量到同樣的曲目已經充斥市場,所以決定不予發行。幸運的是,現在一直還有幾個獨立經營也相當專業的唱片公司在作這項再生珍貴精采錄音的工作,例如Parnassus, Live Classics,還有Doremi,都發行相當多好錄音。另外就是義大利的一些小廠牌,據說義大利一直到一九九五年三月之後才禁止那種風衣版的錄音的發行(風衣版就是所謂海盜版的一種,指的是盜版母帶的來源,盜錄者將器材藏在風衣裡頭,混進音樂會場,偷偷在座位上錄下現場演出實況),所以市面上一直會看到一些大師的現場錄音,大多是在那之前,由義大利幾個小廠牌公司合法發行,例如AS, Historical Performers, Notes, Memories等等。

那麼這場演奏到底如何呢?這是1965年7月25日於烏克蘭的基輔所留下的錄音(TNC/CD-H1473)。當晚的曲目除了李斯特的奏鳴曲之外,收錄在 這張CD裡頭的,還包括舒伯特B大調奏鳴曲D. 575,以及布拉姆斯四首鋼琴小品作品119。李希特維持他一貫的詮釋風格,凌利的技巧、精壯的氣勢、以及款款深情,和同一時期的其他幾個錄音頗為接近。如果你只想買一張大師演奏的李斯特奏鳴曲,有其他的選擇,但是這個「不完整」的錄音本身依舊頗具特色。對了,中斷的那三十秒鐘,大約是樂曲進行到中間段落Recitativo部分,屬於比較緩慢抒情的部分,所以如果你在乎的是高超技巧的展現,那麼你不會錯過太多音符。DO NOT WORRY。順帶一提,這套十七張CD中,不是只有這首李斯特的奏鳴曲是不完整的,另外,舒伯特的D.960缺少第一樂章(!!有人說,李希特的D.960如果沒有第一樂章,還值得收藏嘛?),海頓的一首奏鳴曲也少了第三樂章。不過都是整個樂章遺失,情況有些不同。

不知道顧爾德(Glenn Gould)會怎麼看待這張CD。大概替李希特叫屈吧,因為惡劣的錄音阻礙了聽眾的欣賞。不過,愈來愈有想要將李希特錄音一網打盡(completist)的我,倒是滿心歡喜地珍藏這個李希特另外一個詮釋李斯特奏鳴曲的優秀錄音。

[09/03/2002]

2002年8月11日 星期日

夏夜的合唱交響曲

昨天終於到 SPAC (Saratoga Performing Arts Center)聆聽一場露天的音樂會。精采的演出加上重量級的曲目,令人難忘的晚上。昨天的曲目是貝多芬的「皇帝」鋼琴協奏曲,以及「合唱」交響曲。協奏 曲由 Bronfman擔綱,獨唱家就不知道有哪些人,至於樂團則是由Charles Dutoit帶領的費城管絃樂團擔綱。當初挑這場而捨阿格麗希(M. Argerich)的協奏曲,就是看在「合唱」這首曲子的份上,果然沒有讓人失望。Saratoga Springs位於Albany北邊約30英哩,車程約三十分鐘。這裡除了有溫泉SPA之外,夏天的賭馬活動在美國也是相當有名的。SPAC則位於 Saratoga Springs State Park旁邊,每年夏天都會舉辦各種表演活動,例行性的演出有紐約市立芭蕾舞團,費城管絃樂團好像也是每年夏天都會來。阿格麗希則似乎連來很多年了,兩年 前EMI發行一張她和帕爾曼(I. Perlman)的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以及法郎克的奏鳴曲的錄音,就是在本地的實況錄音,可見得這個地方不僅頗富盛名,而且音樂家的表演也不會因為不同於 一般的活動而有所鬆懈。
這 個表演場地應該算是半露天的吧。表演舞台跟一般的音樂廳沒兩樣,舞台深度與高度也都很高,觀眾席算是扇形的,不是一般的長方形。內部的座位很陽春,跟一般 音樂廳的沙發位置不同。此外不同的是,從舞台就直接輻射狀延伸到外頭露天的草地斜坡上。所以,從最高的地方還是可以直接看到舞台上的一舉一動,雖然是有點 遠。因為是夏季露天的活動,所以在這裡可以忘掉各種關於穿著的禮儀與聆聽的禮貌。在露天草地上,可以帶食物進去吃,可以帶小板凳,可以帶睡袋躺著聽,也可 以交談、隨意走動,當然涼鞋短褲T恤是很常見的穿著。總之,就是一個放鬆心情來聆賞嚴肅的古典音樂的場合。樂團穿著白色系的輕鬆服裝,很多樂手也穿白色短 袖的襯衫上台。昨晚的觀眾人數還算挺多的,滿滿的觀眾。但是秩序非常好,沒有聽到任何一聲手機的鈴聲,也沒有大聲喧嘩的聲音,倒也沒有打呼聲。昨天我們是 帶Popeyes炸雞去吃,脆皮的,所以咬起來會聒聒叫,吃的很不好意思,所以就慢慢啃。等到皇帝奏完了,才吃完四塊雞。下次應該帶點軟質的食物。昨天在 排隊買票時,看到要準備進場的其他觀眾,簡直就像出外郊遊野餐似的,每個人配備都很齊全,還有把睡袋就攤開披在肩上的,帶冰筒的,摺疊椅,還有防蚊的蠟 燭。

現場音效還算可以,麥克風收音再播送的效果不錯,有點像在家裡聽mono的錄音一樣,但是音色都還不錯,從定音鼓帶頭的樂團合奏強音,到細如游絲的小提琴弱音,對比有出來。現場也架設了至少四部電視大螢幕,所以就算不帶望遠鏡也還是可以看到舞台上人物的特寫動作姿態。

樂團演出我覺得相當稱職,中規中矩,也沒有馬虎的情形。指揮Dutoit就像個跳Tango的舞者一樣,身材也還保養的很好,動作優美,有點誇張,但是相 信可以吸引很多女性觀眾成為他的樂迷。鋼琴家布朗夫曼似乎比印象中腫了一點,側面看起來就像發福的大熊,真難想像他不過大約四十歲左右。他的鋼琴,技巧上 幾乎無懈可擊,有幾個不足道的錯音,第二樂章彈的稍微急躁了點。上半場這首協奏曲,似乎像是開場的序曲似的,大家邊吃邊聽,還沒有真正認真在聽音樂。下半 場的「合唱」才是真正大部頭的重量級曲目,舞台上的合唱團一出場就可以感覺到那股氣勢,現在很難去想像貝多芬第一次首演這首曲子時觀眾所受的震撼有多大。 合唱團一路坐到第四樂章還登場。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聽「合唱」,曲子的氣勢非常強,細節聽得比唱片裡還清楚。第三樂章在甜美幸福的樂音中結束之後,刻不容緩 地馬上進入驚天動地的第四樂章,效果很好。以前我都不知道這兩個樂章是連續演奏下去的。這樣的安排絕對正確的。可惜,那個地四樂章的開場還不夠恐怖,應該 對比在大一點就更好了。全體總奏加上合唱團唱出快樂頌的主題,以及後段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的大合唱,以及男高音的太陽頌歌,都是高水準的演出。樂曲進行 中,休止符之際,兩邊傳來夏夜的蟬鳴聲,滿天星斗,七十度的涼爽氣溫,令人難忘的夜晚。

[08/11/2002]

2002年4月8日 星期一

蕭士塔高維契的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Op. 67



蕭士塔高維契的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Op. 67,巧妙地穿插著許多帶著猶太風格的主題,但是這些主題的表現卻又是十分激烈,例如第二樂章光輝的快板的詼諧曲,以及第四樂章的怪怪舞曲(我聽完一次的直覺,當時不知道這個故事)。原來蕭 氏當初創作這首曲子,是受到他的好友 Ivan Sollertinsky 的死訊,以及當時傳來納粹集中營的悲慘事蹟的震撼所啟發。在集中營裡頭,衛兵強迫那些猶太人圍著他們的墳墓跳舞。強迫他們在面對自己的死亡時,不能用最原始的恐懼,反而要用與恐懼完全相反的歡欣心情來跳舞慶祝。第四樂章的怪怪舞曲就是在描寫這個場景吧。在舞曲形式的背後,我們聽到的是光怪陸離,恐怖,震撼,與irony。我想到的是柏格曼的「第七封印」最後死神帶著幾個人列隊前進的場景,以及夏卡爾有一幅小提琴家的畫。在強烈的舞曲節奏與恐怖氣氛中,其實正傳達了納粹的殘忍行徑 與猶太人所受到的苦難。我覺得這個樂章是非常難表現的。



李希特,小提琴家 Kagan,與大提琴家Gutman的版本十分傑出。撰寫那張唱片解說的Ronald Weitzman 提到,在這個錄音裡頭我們可以聽到令人驚異的特質:優雅。除了這個版本之外, 我只聽過Eroica Trio的版本,以及阿格利希,麥斯基,還有克雷曼的錄音。但是,只有李希特的版本表現出這種優雅的特質。阿格利希的版本整體表現不夠理想,第四樂章三個樂器感覺各奏各的,樂句之間缺乏凝聚力。三位優秀的音樂家的組合只有如此表現,甚為可惜。Eroica Trio的三位女士可能著眼於速度與力道的 表現,但是沒有真正感動人心的時刻。



能夠在恐怖與苦難的環境中保持該民族或該團體所重視與傳承的優雅,坦然面對苦難,這點可能是猶太音樂的本質吧(bitter-sweet)。在電影「屋上 提琴手」(The Fiddler on the Roof)中,猶太人受到俄帝沙皇的迫害,被迫遷徙,流離失所。儘管如此,他們仍舊用音樂來舒緩生活的苦難,禮讚上帝對猶太人的承諾。電影「戰火浮生錄」(Bolero)中,更是直接描繪納粹對於猶太音樂家的屠殺行徑。當初看那部電影時,不曾聽過蕭氏這首曲子,所以不知道是否電影裡頭也有使用這段音樂。其實,帶著尊嚴與喜悅去面對死亡,也非猶太人的專利。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最為人稱道的一個段落(不是傑克與羅絲的愛情故事),而是在整艘船即將沉沒的前夕,船上的音樂家從容不迫地奏出和緩的音樂,希望能夠讓大家心平氣和地搭上救生艇。強烈的對比令人動容。當然,另外還有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



蕭氏用整首曲子來傳達對於猶太人的同情與禮讚(不知道他本身是不是有猶太血統),相較於單純取用猶太風格的旋律,算是高明之處。欣賞這首曲子時,若能謹 記這層意義,當更能領會與感動。李希特的這個版本,完美地傳達了這層意涵,值得細細欣賞。

[04/0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