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可能聽過馬勒(Gustav Mahler)的九大交響曲,也可能聽過大地之歌,也可能聽過許多歌曲,但是您可能不知道馬勒曾經將一些著名的弦樂四重奏曲改編成弦樂團演奏曲。收錄在這 張唱片的就是馬勒改編舒伯特(Franz Schubert)不朽的「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
這張唱片除了收錄馬勒改編的「死與少女」(D. 810)之外,唱片一開始更加錄了歌曲「死與少女」(D. 531),由女高音莫瑞(Ann Murray)擔綱,指揮家泰特(Jeffrey Tate)兼任鋼琴伴奏。我們別忘了,舒伯特自己也是改編的高手,「流浪者」被改編成鋼琴獨奏的流浪者幻想曲,「鱒魚」被改編成鋼琴五重奏。唱片製作的貼 心安排,讓我們在進入重頭戲之前,重新感受一下歌曲「死與少女」的詭譎氣氛,那是一個比冬之旅終曲「搖琴人」還要「死氣沉沉」的曲子,一個年輕充滿未來希 望的少女,不希望這麼早看到死神來找她,不過,她已經喪失了和死神對抗或是對奕的力氣,在靜穆死寂的樂聲中,死亡奪走了她的生命。那種寂靜,既代表著生命 的終結,代表著死亡的開始,更代表著死亡的解脫所帶來的幸福感。
Death and the Maiden
"Pass by! oh, pass by,
go, you savage skeleton!
I am still young, go, my dear,
and do not touch me."
"Give me your hand, you fair and tender creature:
I am a friend and do not come to punish.
Be of good cheer! I am not savage,
gently you will sleep in my arms."
改編之後聽起來如何呢?我個人還是偏好原來的四重奏版。雖然說樂團聽起來氣勢更足,強弱的對比可以做的更明顯,層次更多,但是,靈活度終究比不上四重奏 團,音色的瞬間變化也是四重奏團來得多采多姿。但是,還是頗值得一聽。第二樂章的第三變奏,曲調變得激昂,改編版更能突顯強弱對比;第四變奏,全部加了弱 音器,同第二變奏,但是小提琴的不安感減緩,音樂變得祥和;第五變奏,moment of truth,小提琴聲聲催促,樂團從弱音到強音,表現出來的氣勢顯然勝過四重奏團。
以下文字譯寫自唱片解說(EMI CDC 747354-2),原作者為兩位馬勒權威學者本人:David Matthews & Donald Mitchell。
[手稿故事]
1894年馬勒擔任漢堡歌劇院首席指揮期間,曾將此曲改編成弦樂團演奏版,其總譜在他去世多年之後由女兒安娜提供給馬勒權威學者大衛馬修(David Matthews)與唐諾密契爾(Donald Mitchell)做研究,於1984年正式出版面世。馬勒的女兒發現,交給,出版於1984年,本版本是首演者,錄於1985年。
馬勒改編舒伯特四重奏的來源是一冊由萊比錫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舒伯特「弦樂四重奏集」。馬勒過世之後,他的女兒安娜在整理父親遺物時,注意到這份樂譜裡頭包 含了馬勒本人的鉛筆註記以及其他記號,於是將這份樂譜交給唐諾密契爾。兩位學者仔細研究之後證實,這些記號都是用來將這些弦樂四重奏曲改編成弦樂團演奏之 用的指示,甚至,這首d小調四重奏的改編指示已經是接近完成的改編曲了。
兩位學者也發現,改編曲的第二樂章曾經演出過,因為樂譜上註記著馬勒在彩排時所習慣使用的藍色鉛筆記號,而且會出現在馬勒用來指揮演出的譜上才會出現的一 些實體記號。馬勒當初從漢堡的音樂商處購得這些樂譜,之後,也只有在漢堡進行過唯一一次公演,日期是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十九號。據說公演結果遭致聽眾與樂評 家的惡評,他們認為馬勒的改編曲剝奪了舒伯特的不朽音樂中渾然天成的親密觸感。或許是因為得到的多是負面的迴響,馬勒遂打消了將整齣改編曲公演的念頭。兩 位學者隻所以認定馬勒有將全曲公演的念頭,也是從樂譜上面的註記而推論的,因為馬勒除了將整首曲子的改編方式都清楚寫明之外,他的特殊記號方式也表示他心 中預期將會有排演第一樂章,第三樂章,與第四樂章所專用的記號。
儘管馬勒打消了改編舒伯特的念頭,他卻沒有打消改編弦樂四重奏的計畫。事實上,大約四年之後,也就是1899年左右,他完成了貝多芬f小調弦樂四重奏 (Op. 95 Serioso)的改編工作,並且公開演出全曲。這項改編曲或許是他最負盛名也最惡名昭彰的成品,在保守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掀起喧然大波。
兩位學者也根據馬勒本人有關改編作品的看法,根據馬勒的創作風格,推論出馬勒改編這些曲子的可能動機以及可能採取的改編原則。首先,從指揮的立場來看,他 顯然很想要將這些四重奏珍品帶入音樂大廳的舞台,賦予它截然不同的音響效果,讓更多的聽眾能夠有機會聽到。其次,我們也必須認清馬勒本人特有的音樂詮釋與 再創作的才華,這也是他的音樂天賦之一。他的改編曲讓他得以有詮釋(也就是,指揮)這些偉大室內樂作品的機會。第三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馬勒顯然相信 舒伯特與貝多芬的聲響效果的潛能受限於樂器編制並沒有得到完全而充分的發揮,必須借整個弦樂團之力,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表現。也就是說,這些四重奏仍有有 待開發的面向。
馬勒這首改編曲的主要改編之處在於低音部分的增強,增加音樂的厚度,但是他並不是每個低音都增強,這顯示他並不是機械性地編曲,而是一種仔細創造過程,而且有時甚至表現出革命性的效果。在第二樂章,他刻意給弦樂器加上靜音器;其他不同段落都顯現馬勒匠心獨具的神來之筆。
此外,馬勒偶爾也會增加或是改變音樂的強弱力道(dynamics),甚至增加一些樂句修辭連結方面的細節。儘管馬勒親手撰寫的註記有多處前後不一致的段 落,兩位學者在編撰的過程中,決定大體上都維持馬勒留下的原樣。馬勒的鉛筆筆跡時常會有不清楚的狀況,兩位學者因此也不得不自行判斷。這些狀況幾乎都是發 生在特定的情況,也就是馬勒的修改記號只註記什麼時候開始,卻沒有標示什麼時候結束。此時,他們就必須自行決定該什麼時候結束,然而,這些決定都經過仔細 參酌馬勒在其他類似的段落方面所做的處理。例如,如果再現部的部分他忘了標記修改的結束點,他們就會替他補上。
首度完整的公演於一九八四年五月六日在紐約的卡奈基音樂廳舉行,由阿茲蒙(Moshe Atzmon)指揮美國交響樂團(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英國的首度公演則是由本唱片的原班人馬,指揮家泰特(Jeffrey Tate)指揮英國室內樂團(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於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在倫敦的Barbican舉行。本唱片錄製於一九八五年的五月一號與三號,以及十月四號,錄音場地為倫敦市北 邊的
聖巴納巴斯教堂(St. Barnabas Church)。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委託這兩位學者進行謄寫馬勒改編版本工作的,是來自紐約的卡普蘭(Gilbert M. Kaplan)先生,他也正是那位以業餘音樂愛好者的身分指揮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的知名人士,除了最早在Connifer的那張唱片之外,前幾年還幫DG灌 錄一張唱片。
年輕指揮新秀威瑟莫斯特(Welser-Most)指揮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管弦樂團(Camerata Academica Salzburg)的版本(EMI),也是頗受肯定的好版本。
[03/17/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