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CD收藏的經驗談(四) 介紹Berkshire Record Outlet
其實很多美國的eBay賣方都很願意把東西寄到海外, 尤其最近美金直直落, 網路上可以看到愈來愈多來自海外的買方, 特別是許多中國大陸的愛樂者, 台灣也有不少, 對於唱片行日漸萎縮, 代理商選擇性進貨的現象而言, 如果想要收藏過去的原版發行, 或是少見的東西, 透過美國的eBay還是個不錯的主意.
如果您不喜歡用網拍買CD, 又想要撿便宜貨, 可還有其他去處? 今天就跟大家再推薦一個網站, 很多內行人可能知道了. 就是 Berkshire Record Outlet, 網址為: http://www.berkshirerecordoutlet.com/
這個位於麻州西端, 靠近紐約州邊界的公司, 已經在美國與世界各地建立起一流的口碑. 我個人與他們有多次購買的經驗, 雖然客戶服務沒有像amazon.com那樣迅速親切, 甚至不喜歡顧客寫信去詢問訂單處理的進度, 但是他們的服務非常的可靠, 更重要的是, 價格低廉. 使用信用卡付款, 大約兩個禮拜之後就會收到包裹, 包裝尚稱用心. 他們現在生意愈做愈大, 網頁上面已經除了日文的說明之外, 最近也增添中文說明, 多少反映出中國市場的強大購買力.
它們的產品幾乎都不是全新未拆封的, 但是這並不表示那些是used的, 因為很多所謂全新未拆封的封套都是唱片公司後來才加上去的. 除此之外, 它們的產品線也不夠齊全, 因為多半是disconnected的產品, 有點類似下架或是過季, 所以只有有限的數量, 比較熱門搶手的項目不見得找得到. 但是價格卻非常的便宜. 一般主流廠牌的正價版, 大約會是市面上的至少50% off, 例如DG, EMI, PHILIPS等等, 正價大約是16-18元, 那裏的售價大約會是6.99至7.99之間.
搜尋的功能挺為齊全, 雖然介面沒有很好看, 全文字的介面, 沒有圖片, 或許有些難以判斷, 但是找起來卻是非常方便, 可以按照關鍵字, 按照類別(piano, violin, choral, etc), 按照廠牌. 主要因為他們替每個產品都建立非常詳細的資料庫, 包括錄音的年代, 參與的指揮家與獨奏家, 製造壓片的來源地, 發行年, 唱片公司編號等等, 都有資料, 所以還算可以辨認出這東西是不是妳要的, 特別是那些再版多次的老錄音. 例如下面這筆資料:
Bach, The Art of the Fugue; Two Ricercari from 'A Musical Offering'; Four Duettos BWV 802-805. (Tatiana Nikolayeva, piano)
Add to cart | Price: $ 13.98 | 2 in set. | Country: ENGLAND | D/A code: Digital | Code: CDA 66631/2 | BRO Code: 122841 | Label: HYPERION
Genre: Solo Piano{s}
雖然沒有圖, 但是有心的話, 到google查一下就可以確認是不是您在找的CD了.
我曾經在那裡用一張5.99的價格收刮了Live Classics這個系列的許多錄音(一般定價是18元), 我也曾經用一張2.99的價格買了許多Russian Revelation的好東西. 妳有控也去參觀看看, 最近出現的好貨色是Nikolayeva在Hyperion的一些巴哈賦格的藝術, 郭德堡變奏曲, 與老蕭的錄音, 也是每張大約七塊錢, 幾乎是新品, 很合算.
最近他們網站改版, 有新的介面與比較容易瀏覽的搜尋功能, 也增加了線上購物的安全機制, 顯然生意蒸蒸日上呢.
[12/10/2007]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CD收藏的經驗談 (三) eBay選購撇步
首先, 當然我得假定看倌您已經熟悉eBay這種網拍服務的運作的基本原理跟注意事項了. 一般的注意事項也同樣適用於CD的選購上. 例如, 要注意賣家的評價. eBay這個系統在美國之所以能夠成功, 我覺得最大的因素還是在於美國很多人都是很誠實的, 不太會使出奧步來詐財或是欺騙, 特別是買賣古典音樂CD這種價值非常低而且市場有限的玩意. 而eBay的feedback系統行之多年之後就可以建立起一套足以評量這個使用者的信用程度的參考基準. 所以, 一定要先看看賣方過去的評價. 那要注意些什麼呢? 我通常會注意幾點. 除了您有興趣的CD之外, 賣方還有賣些什麼東西. 有些時候會碰到一些頗有經驗的賣方, 他們甚至會自己在物品的描述中寫一些評價的簡短文字. 這些人通常算是比較懂得他在賣什麼東西的, 所以跟他們買, 就會比較放心. 但是通常這種識貨的賣方也比較懂得行情, 要從他們手上撿到便宜的東西, 是比較難一點. 但是可以挑到一些好貨色, 有時候也是值得的. 有些賣方會是完全外行, 你發現他可能賣一些小朋友衣服, 榔頭釘子, 工具, 過期雜誌, 或是DVD之類的各式各樣東西. 這種時候, 賣方可能不見得知道該物品的市場價值, 那也往往是你撿到便宜的好時機了. 不過, 為了避免裡頭的內容有瑕疵或是錯誤, 畢竟他是外行, 寫信去問問, 確認一下物品的狀況, 就很重要了, 可以避免以後可能發生的糾紛.
再來就是剛剛提到, 寫信給賣方的技巧. 很多時候, 簡短的一兩句話, 觀察對方回覆的速度與內容, 你多少可以感覺到賣方對於做這筆生意的認真程度有多高. 有些是根本不回, 大多數都會有答覆, 針對你的問題提供說明. 這樣也可以減少可能的糾紛.
以上是網拍常常要注意的事項. 至於買CD方面的撇步, 有以下幾個.
第一: 整批買. 有興趣的話可以用search搜尋的方式, 在music這個類別底下, 用"lot"來搜尋. 這樣可以找到一些是以整批的方式出售的物品, 例如 lot of 20 classical cds, titles listed 這種項目, 可以點進去看. 整批買的好處是, 競爭者比較少. 我個人發現有特定幾個買者會專門鎖定這種類型的項目, 但是, 並不多, 所以往往可以用平均價格更低的價錢買到. 例如, 20張一批的CD, 可能花40塊標到, 那樣子的話, 加上運費, 平均每張可能是兩塊半. 非常低廉的價格了. 當然, 並不是每樣都是你要的, 甚至有些可能是重複的, 我自己的做法是會把它們轉賣(以後再說說.) 有些時候, 賣方因為量大, 懶得把所有的細節列出, 可能只放照片, 這表示用search關鍵字的方式並不是找到這筆項目, 如果您能在照片中辨認出一些好東西的話, 便宜得標的機會就很大了. 前陣子我就買了一批大約十張的CD, 價錢約十元, 其中有一張是Sofronitsky彈奏的舒曼(Arlecchino AL-1), 單單這片的價值就不只十元了, 算是檢了便宜, 運氣不錯.
第二: 不要急著下標. 這個應該也算是一般的撇步, 不過用在買CD特別有用. 我的策略通常是在結標前的十秒鐘以內才下標. 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為要避免跟其他人產生競標的現象. 很多時候, 太早出價, 可能會碰到其他人出更高的價錢想要得標, 這就是拍賣的本質嘛, 所以, 你的價錢太早出現在上面, 競爭者就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來試探與超過你的底價. 所以, 在結標前才出你自己願意付出且認為合理的價格, 如果超過競爭者的底價, 競爭者就沒有機會再追價了. 所以在結標最後十秒鐘, 就像是賭牌的時候的攤牌, 直接一番兩瞪眼, 比價錢. 例如, 有些比較早出價的人, 他可能有能力也願意花50塊買顧爾德的郭德堡, 但是由於起價是一元, 他可能就直接出一元, 等到最後關頭, 以為可以便宜買到了, 就沒有再去出更高的價錢, 而運氣好的話, 您就可能用1.25元買到.
第三: 多買, 省運費. 在eBay買CD, 雖然價錢往往便宜, 但是運費卻可能佔了很大程度的成本, 所以盡可能利用賣方提供combined shipping的方式來節省相關的支出, 平均下來, 是可以省下不小的花費. 所以, 先看看對方還有什麼是你想買的, 如果都沒有, 也許就可以再考慮一下了.
總而言之, 耐心, 跟基本的知識, 常常可以在eBay找到便宜又好的貨色.
[12/09/2007]
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新片速報 李希特 at BBC Legends
剛剛在網路亂逛, 無意間發現BBC Legends系列又有新的專輯發行了. 曲目包括, 舒伯特a小調奏鳴曲 (D 784),
Huttenbrenner變奏曲 (D 576), 舒曼的幻想小曲集(Op. 12), 以及德步西的一首前奏曲. 演出時間與地點目前不詳,
是不是新出土的演奏錄音, 有待確認, 待我查到消息之後再補充說明.
但是看起來似乎是老錄音重發, 相關曲目在Living Stage, M&A 似乎都出現過, 而且BBC
Legends這個系列向來就是以原來的實況錄音母帶的轉錄作為最大的號召. 製作方面還算用心. 雖然我不喜歡它們最近一些出版的封面設計色調,
像這張綠油油, 還有以前有一張磚紅色, 看了就有點切缺吸引力.
[12/01/2007]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CD收藏的經驗談(一)店面或網路
我個人身在美國,對於去唱片行逛逛,根本是一點興趣都沒有。首先,我待的並不是大城市,所以沒有像Tower Records或是Virgin那種大的唱片行可以逛,附近就只有Mall裡頭的Fye堪稱音樂媒體遊戲的販售店,要不然就是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s或是Borders裡頭的唱片區。其次,這些店也同樣面臨不景氣的壓力,像Tower就全部關門大吉了,只剩下網路還在苦撐。就算找到好的 店,裡面的價錢也讓人卻步。一般主流廠正價版的CD,像是EMI或是DG,通常定價16美金左右,折合台幣可能就要500元,夠嗆的吧,還沒加稅呢。於 是,我的主要來源就是透過網路了。
對我來說,eBay是網購的主要管道,在上頭有時候真的可以撿到便宜的好貨色。Amazon.com的used CD服務也不錯,二手品的價格往往比新品便宜個一半。就這樣滑鼠按一按,家裡的CD就開始一張一張堆積,豈不方便?
[11/21/2007]
CD收藏的經驗談(二)網購有問題怎麼辦
若是從eBay的個人賣家買CD,碰到有問題的時候,有時真得好好交涉,才可以減輕損失,更別提有誰會彌補這種不便了。幾年前買過EMI發行, Keilberth指揮的韋伯(Weber)的歌劇魔彈射手,一套兩張。第一張的精采演出,到了第二張,竟然突然走調,變成了聖桑的鋼琴協奏曲!忘了是第 幾首,一開始悠揚的法國號還真讓我以為那是歌劇的第二片,直到鋼琴出來,才了解到出了問題。CD上的印刷的確是正確的,不過仔細看看中間內緣小字與號碼, 才知道對應的是另外一張CD。超級烏龍。寫信給EMI想看看他們有沒有辦法退貨或是注意到這個問題,結果,石沉大海,連個聲息都沒有。
前陣子碰到一個狀況。買了一套Malcolm Bilson等人使用古鋼琴合作灌錄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共十張CD,由Claves所發行。壹套精美狀況九成新的CD,殊不知裡頭竟然少了第八片, 應該是第27, 28, 29 Hammerklavier。賣的人說他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那張為什麼無緣無故消失,願意退我十分之一的售價。於是,一套好好的唱片就這樣少了一張,又 不能跟店裡退換,因為是買二手品,也不能使用「賤招」,到店裡或是網路買新的,然後宣稱買來裡頭就少了一片,要求退錢,因為一般的網站上根本找不到這套。 除了Bilson負責彈奏的幾首奏鳴曲那一張有單獨出版之外,其他都沒有個別分售。
少了這一張,可著實讓我心中有個疙瘩,很想把它湊齊。於是呢,決定向原廠問問看,Claves是個位在瑞士的小唱片公司,以前是獨立經營,最近好像不知道 併入哪一個中型的集團了(可能是Naive)。從網路上找到e-mail住址,問看看這張CD是否仍有存貨,是否可以單獨賣,是否美國的代理商可以找得 到。當然,老實說,我也不預期他們會回信,大概就像SONY BMG或EMI一樣,不需要理會個別消費者的詢問。可是,大出我意料之外,第二天竟然就收到回信了,而且答覆是肯定的,可以單張賣給我,直接從瑞士寄過 來。價錢運費都還算合理,就這樣,我把這套唱片補齊了。
所以,網購方便歸方便,如果買的是二手CD的話,還是需要些耐心。下次再跟大家分享使用eBay的心得。
[11/21/2007]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SONY BMG顧爾德大全集 報告二
在美國這裡,沒有注意到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也不清楚SONY會不會有類似台灣的唱片行那種單片更換的貼心服務。不過我還不太擔心,反正只要跟amazon.com要求換貨,就可以收到新的一套。雖然新的一套可能還是有類似的問題,不過也可能沒有。
倒是我有一個念頭,應該把所有80片CD,從第一張聽到第80張,看看還沒有其他類似的故障情形。也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故障(像封面與內容不合,印刷曲目與撥放曲目不同等等怪問題,我都遇過)。
從昨天第一張1955的郭德堡開始,我已經進行到第15張的史特勞斯了。還有六十幾張。嘿,顧爾德可真是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呢,而且剛出道的錄音就已經充滿 極高的音樂性,也勇於演奏現代曲目,會彈管風琴,還有替史特勞斯的音樂搭配詩人吟詩伴奏的錄音專輯Enoch Arden。
真懷念那個年代的古典音樂製作的膽識與品質。
[11/08/2007]
SONY BMG顧爾德大全集 報告一
首先,80張CD,109美元,平均一張大約一塊多,算是非常的划算的。還有精美的硬殼收藏盒,以及(據說)罕見的bonus影片,雖然我對那興趣不大。 此外,更經濟的一點是,以後就不需要去一張一張慢慢收集他的錄音了。畢竟我之前都沒有把他的錄音當作主要收藏對象,偶爾看到便宜的二手CD會買下,所以大 概就只有郭德堡,巴哈觸技曲,英國組曲,莫札特奏鳴曲,貝多芬半套的奏鳴曲,一些華格納還有一些零散的,像是薩爾斯堡的實況等等,不多。有機會一次買齊, 還是有效率得多。甚至可以考慮把手上的重複錄音給賣掉呢。
另外的好處是,這些唱片都是用原來的黑膠LP唱片的原始封面發行(所以叫做什麼Original Jacket Collection,相關的系列已經很多,我自己有Horowitzc那套,還有Szell指揮的貝多芬那套)。不只是封面,連裡面的內容,曲目順序, 也都是「依古法配置」,所以會看到現在幾乎看不到的奇怪曲目,像,有一張就只有收錄貝多芬第四號鋼協,另外有單張收錄第三號。天阿,現在的發行鐵定是把這 兩首塞進同一張。不過這些LP的封面是真的非常漂亮,設計精美。像第十四張收錄莫札特與Schoenberg的鋼協,封面上就有兩張照片,左邊是歐洲古典 的教堂圖畫,右邊是1920年代的現代主義畫風的教堂,饒富趣味的對比(封面如下圖)。最近唱片都流行大頭照,或是美女沙龍照(最近發現的例子是 Janine Jansen 2004年在DECCA那張「四季」),養眼歸養眼,就是覺得味道不對。這種設計的最大缺陷是後面的字太小了。以前的LP把解說印在封面後面,因為LP面 積大,印很多字上去,字體還不會太小。現在把它濃縮成CD的尺寸,連字也跟著縮小,真是得拿放大鏡才看得到呢。有一些解說似乎是GG自己寫的,很好奇。如 果唱片公司能夠把這幾十張唱片解說也放大或是重新編排在解說冊,就更好了,或是另外附一張光碟,裡頭有PDF檔,也會很棒。可惜這套唱片附的精裝解說書, 中看不中用。
還有,這些唱片的編號順序也是按照當初GG發片的順序,所以阿,當你按照順序聽下去,就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去欣賞他的演奏風格與藝術的成長與演變呢。以前 SONY那種照曲目收錄音樂的發行方式,例如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其實是跨越相當長時間的製作,就聽不出時間與年紀對表演的影響。既然他的郭德堡,從 1955到1980有如此大的轉變,或許他的莫札特,從1958開始錄的K.330到1975錄的K.457,會有什麼不一樣呢。以前我只知道,他灌錄莫 札特奏鳴曲,是為了顛覆傳統而刻意強調不同的演奏樣式,但是,橫跨20年的錄音時期,有沒有可能其實這樣的轉變是漸進的呢?
現在在amazon.com的價錢又回到199,台灣似乎5400就買得到,還是比美國買便宜不少。
對了,這套並不是GG的大全集,嚴格說起來應該是GG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大全集,哥倫比亞後來變成SONY Classical,現在又變成SONY BMG了。所以,GG還是有許多錄音沒有收錄在其中,像是若干在CBC或是M&A等小廠的,有待慢慢在二手唱片市場東挑西揀了。
[11/08/2007]
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
新玩具:SONY MDR-V6 Monitor Headphone
直到前不久聽朋友說起,再SONY Outlet用便宜的價錢買到監聽耳機(Monitor headphone),才認真注意到這東西。網路上對於SONY MDR-V6評價普遍都很正面,特性是,不需要大功率的CD player就可以推得動,音頻輸出範圍夠廣,夠平均,音色再生的忠實度高,耐用。終於決定弄一個來玩玩看。按照我重視使用與保養的習慣,用個20年應該 不會是個大問題,應該合算。
今天拿到貨,馬上就找了多片優質唱片來試音。老實說,我非常的滿意,頗有開了眼界的感覺。先找了Proprius Cantate Domino,當第一軌的喇叭緊接著管風琴出來之後,我就完全被說服了,好聲音。第十二軌的低頻管風琴,迴盪在耳中,過去只有在好一點的音響中才聽過的效 果。第九軌Juslang,女高音的咬字清晰,聲音珠圓玉潤,管風琴的分解和絃伴奏,就算在合唱齊唱聲中,依舊穩健清晰,定位清楚。
不相信,又找了一張 TACET的維也納舞曲集(TACET-8),編製只有十二人的小樂團,幾乎可以數得出來究竟誰在演奏什麼音,很多以前沒有聽到的細節都出現了,擔任低音 大提琴與大提琴的各只有一人,但是他們的音色仍然可以穿透其他管樂或是銅管,傳到耳中。又找了卡列拉斯的Misa Criolla,他的假聲弱音發揮得淋漓盡致,第一軌的鼓聲,共鳴之清楚,前所未聞。Pierre Hantai彈奏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大鍵琴的音色表現得很細膩,雖然樂器本身的音域沒有樂團來得廣,但是音色表情與色彩的變化,特別出色。
據說耳機也和喇叭一樣,要暖機一陣子之後,聲音會更好。但是,今天第一天使用,我已經非常滿意了。如果看倌您也和我一樣,沒有好機,不妨考慮換了好耳機,聽過才知,耳機好壞,真的有差。
看來,最近我的小隨身聽又得特別辛苦一陣子了。
[09/14/2007]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惡毒的樂評
我沒有聽過現代作曲家Reger的曲子,但是剛剛讀到兩句評論他音樂的評論,真是非常惡毒,招招命中要害,妙哉。與大家分享。評論者是名為Irving Kolodin的樂評人(1934):
"Reger's Quartet, Op. 109, looks like music, it sounds like music, it might even taste like music; it it remains, stubbornly, not music."
大意是說,「Reger的這首四重奏,看起來像音樂,聽起來像音樂,甚至嚐起來可能也像音樂;但是,終究不是音樂。」
Reger might be epitomized as a composer whose name is the same forward or backward and whose music, curiously, often display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大意是說,「Reger這個人,總歸一句話就是,名字不管是順著唸或是反著唸都一樣,更絕的是,他的音樂也有這個特性。」
我買過一本小書,書名叫做Bad Press: The Worst Critical Reviews Ever!裡面也是收錄各種惡毒的藝術評論,似乎並沒有這邊列出的這兩條。欣賞這種樂評還挺有趣的,拐彎抹角批評,不管是開罵或是讚揚,都不失風度,又展 現批評者的文字造詣,總比直接拿F字出來好得太多了。
F字,我是說fantastic,別想歪了。
[08/29/2007]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讓妮可萊耶娃(T. Nikolayeva)傷透腦筋的貝多芬「漢馬克拉維亞」
最近才又出現新的包裝重新發行(Scribendum, 2003),定價頗高。
前一回我在eBay購買了這套實況錄音,但是拿到手之後卻是很怪的一項製作。首先,它不是由Olympia發行的,雖然整個系列的封面設計非常像,都是以 油畫為封面主題。此外,它用了 11張CD的容量,雖然除了奏鳴曲之外,還有幾首變奏曲,可是比起一般看到的9張CD的製作,還是有顯著的不同。仔細看,才知道這是南韓的唱片公司拿到代 理之後所發行的,由SKC負責壓片,版權取自俄羅斯的LADD公司。內頁解說尚稱良好,除了有鋼琴家生平簡介之外,還附有Julian Haylock撰寫的曲目說明。儘管如此,我還是對這套CD有些存疑,因為錄音品質與演奏的內容免不了讓人懷疑,這真的是傳說中的那位鋼琴大師嗎?
一般說來,錄音的品質不甚理想,鋼琴音色有一些刺耳,偏亮,不知道跟韓國壓片有無關聯。觀眾的咳嗽聲算是相當克制的,不過有些曲子演完之後的掌聲也是頗為「節制」。演奏而言,由於一直沒有那個吸引我全部聽完的吸引力,所以僅就貝多芬的「漢馬克拉維亞」來談談我的感想。
最大的問題或許是錯音。老實說,我並不是那種很挑剔完美技巧的人,對於現場演奏中難免出現的錯音也往往不以為意,不過,這個版本給我的第一印象竟是錯音連 連,「有始有終」。一開始鋼琴「爆衝」的主題出現之後,銜接到過門之前的短短幾個小節,就出現了很明顯的錯音;而第四樂章偉大的賦格曲結束之後,最後一兩 個小節尾奏鋼琴以左右手同時奏出強有力的顫音衝向最後四個強力和絃,以慶祝這個旅程即將到達終點之際,竟也有明顯的錯音。或許念在這是實況演奏錄音,演出 者是女性鋼琴家,而且是六十歲左右的老奶奶了,我們實在不該過於苛責這些演奏上的小瑕疵,但是,它們的存在的確相當程度影響了音樂欣賞的樂趣。
過多的錯音明顯說明了她當晚並沒有能力隨心所欲地表現樂曲的內容,也自然影響到呈顯出的樂曲結構。奏鳴曲式的主題之間與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之間的快慢對比 與情緒變化,不夠明顯,或者甚至在同樣主題表現中,卻有分離的感覺。再以第一樂章來說,第二主題的出現到初步的發展中,顯得平淡無奇,沒有任何對比,而是 以較為閑適的方式表現。展開部結束進入再現部時,爆衝主題的衝擊力道不夠強。第四樂章的賦格也不理想,聲部的獨立性與連續性甚弱,連接至鏡像賦格之間的那 段過門也顯得過於隨性,以致於詭譎的賦格主題以相反順序呈現時,不甚明顯。總體而言,音樂的推進感與緊張感並未能滿足聽者的期待。
要找到每一首都具備高水準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非常困難。連要找到一套實況錄音的全集,幾乎更困難。就這點而言,妮可萊耶娃的版本的確是極高的成就。 但是,演奏品質與水準的參差不齊,適所難免。貝多芬這首連李希特都感到吃力的曲子(李希特1976年在倫敦的演奏中,儘管滿場觀眾叫好聲不斷,卻不滿意自 己在賦格曲的表現,於是以完整的第四樂章賦格曲作為當晚音樂會的安可曲。他本人多次表示,這首曲子讓他很頭大,帶給他極大的精神壓力與心理焦慮。),或許 是妮可萊耶娃這套全集中,較不出色的一首。其他首呢?有機會再來談談。
不過,回到最初的問題。有人知道究竟韓國LADD這套全集背後的版權故事嗎?到底是不是和Olympia那套是相同的錄音?說真格的,我寧願不是。
[08/05/2007]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第一比第五好?!」 我的第一份古典音樂收藏
我是從國中開始接觸古典音樂。當時的導師是個典型的文藝青年,年輕,有幹勁,除了教學之外,對於文學、藝術、電影與音樂有著非常強烈的熱情,他也把這股熱 情傳染到班上。上課的時候,老師會帶著手提錄音機走進教室,大聲地播放薩拉沙提的流浪者之歌,或是莫札特的弦樂小夜曲K.525,還會發放自行製作的講 義,深入淺出地帶領班上欣賞古典音樂之美。老師也會自行製作雷射唱片(當時這項稀有品是這麼稱呼的)轉錄的錄音帶,以成本價賣給學生。殊不知,我的第一份 古典音樂收藏,早在國小階段就已經開始了,而且還是一張絕妙珍品呢。那是由「聲美」唱片公司發行,米開蘭傑里與朱利尼合作演出的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不用說,當然是錄音帶了,而且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是未取得正式版權的海盜版。
有一天和家人去逛市區一家唱片行時,不知道什麼緣故就走到古典錄音帶那一區,看到一排排深黃色包裝的「聲美」錄音帶。貝多芬,這個名字我認得,鋼琴協奏 曲,反正就是鋼琴曲,可能不錯,想聽看看。鋼琴家名字真長,叫什麼「米開」什麼的,難道就是「米開朗基羅」?維也納交響?是不是就維也納愛樂嗎?一堆沒有 答案的問題。不過呢,問題是,架子上的鋼琴協奏曲不只一首。除了第一號之外,還有第五號「皇帝」。那時候我就猶豫了,在一竅不通的情況下,第一號,第五 號,有什麼差別呢?(當然那時候不知道第五號可是世界名曲呢)突然之間有個念頭,「通常很多歌手好像都是一開始好聽,但是愈寫就愈不怎麼樣嗎,失去了創作 的新鮮感與原創力,所以,第一號應該是比較值得聽的曲子!」就這樣,我選了第一號。
就這樣,很湊巧地買到一個著名的版本。只不過想起來當時作決定的理由,還是覺得好笑。很多年之後,自己開始收藏CD,就開始注意這張唱片,不過一直到90 年代,才見到DG公司將第一號與第四號奏鳴曲收錄在同一張唱片中(419248-2;見下圖),沒多久之後得大花版(The Originals)系列則是將第一號與第三號協奏曲收錄在一起的。至於皇帝協奏曲,到現在都還只能買得到單首單張的高價版。
[06/20/2007]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Endless Mozart ! Aldo Ciccolini et al.
契 柯里尼的版本最讓我驚艷,原本只是看便宜買下來,沒想到撿到了寶,灌錄於1990與1991年,算是老大師的新錄音。以前印象中契柯里尼擅長的是薩提,德 布西,聖桑的五首協奏曲等法國音樂,還有一些李斯特,沒想到他的莫札特挺優的,樣式典雅,自然生動,不做作。雖然是小唱片公司(Discover International)的發行,不過音質與製作都在水準之上。
| ||
為了找K.310,後來我在阿媽桑查了一下才發現,除了六張專輯之外,似乎另外還有名為"Mozart The Best Piano Sonatas"的唱片,裡頭才有收錄K.310。很奇怪的製作理念。
伍爾茲的版本還沒仔細聽過,印象不深。
這三個版本之中,顧爾德應該算是最著名的版本了吧,以前聽過錄音帶,雖然怪的有特色,但是不是我理想的演奏方式,所以這套應該會暫時維持未拆封的原貌。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李希特:筆記與對話錄」亂談 (二)與小提琴家卡崗(Oleg Kagan)的忘年之交
李
希特(Sviatoslav
Richter)這本「筆記與對話錄」最有趣的部分,不是他談到任何有系統的的音樂哲學或是鋼琴演奏理論,而是他對自己,以及對許多當代作曲家與音樂家的
評論與印象。設想一個自稱具有過目不忘(或者該說,過目難忘)記憶力的長壽音樂家,出身自二十世紀最優秀音樂家國度,熟稔二十世紀音樂要角,而且音樂詮釋
風格不拘泥俗套或是典型演奏樣式的李希特,從他口中談論音樂前輩後輩同儕,可以保證是耐人尋味的樂趣。他認為歐依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是他所見過最偉大的小提琴家(p.
117),這點似乎不讓人訝異,不過,他也說,卡崗是歐依斯特拉夫的門徒中最傑出的一位,一等一的小提琴家與真正的音樂家(p.117)。他的觀察會不會
讓您對卡崗產生興趣呢?
根
據本書背後的Index,以下摘錄李希特筆記本中有關卡崗(Oleg
Kagan)在書中的討論部分。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讀過這些資料之後,我們會發現,李希特與卡崗就像是忘年之交,李希特與卡崗還有他夫人顧特曼的互動相當
密切頻繁,而且李希特在文字中對卡崗的肯定與關懷,溢於言表。
卡崗的錄音大多數由德國的Live Classics唱片公司發行。張張都是值得收藏的精品。幾年前我有幸在http://www.berkshirerecordoutlet.com/以每張六美元購入約二十張,之後就持續收藏中。
(p. 183)
08/10/1971
卡
崗與鋼琴家雷昂絲卡雅(Elisabeth Leonskaja)合作演出莫札特的變奏曲以及史特拉汶斯基的Duo
concertante,留給到場聆聽李希特極為深刻的正面印象。特別是對於兩位音樂家精確讀譜的能力表示激賞,他還特別引述指揮家桑德林(Kurt
Sanderling)對李希特忠於樂譜的讚揚:「他不只有本事彈一手好琴,也能正確地讀譜」(not only can he play well,
he can also read
music.)李希特更寫道,「也許有一天我會和卡崗合作演出,但是這牽涉到很多因素(基於我和歐伊斯特拉夫的夥伴關係,我不應該去找其他搭檔)。」
(p. 188)
04/19/1972
在
歐伊斯特拉夫的指揮下,卡崗灌錄了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第三號與第五號。李希特認為這張唱片見證了「俄國小提琴樂派的卓然出眾」。歐天王願意替他的得意門
生伴奏小提琴協奏曲,這說明了他的偉大胸襟與對音樂的熱誠奉獻。李希特認為卡崗對莫札特的音樂具有非常透徹的理解,他也再一次寫下將來與他合作的意願。這
張唱片值得反覆聆聽,聽者不只樂在其中,且每次都能增加對這兩首協奏曲真正價值的了解。
(p. 189)
04/26/1972
卡崗與鋼琴家盧比莫夫(Alexei Lyubimov)灌錄了巴爾托克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李希特和歐天王曾經合作過並且留有錄音。李希特推崇卡崗的錄音既清晰又精準。
(p. 209)
01/11/1974
卡崗與鋼琴家雷昂絲卡雅在音樂院大廳演出莫札特的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舒曼的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再度讓在座的李希特印象深刻。他說,兩位音樂家呈現出小提琴的女性陰柔面以及鋼琴的男性陽剛面,使得兩人的合作演出充滿自然和諧的整體感,讓人由衷激賞。
(p. 242)
01/15/1977
李
希特稱讚一張貝爾格的室內協奏曲的優秀錄音之餘,感嘆喜愛這首曲子的人太少了。他和卡崗曾經合作過的版本,得到樂評人五顆星的高度讚揚,但是卻被唱片公司
從目錄上移除了。(在第254頁,李希特提到他和卡崗灌錄這首曲子的事件,或許是第二次錄音嗎?但是資料卻顯示只有1977年的一個版本)
(p. 244)
04/1977
卡
崗與夫人顧德曼(Natasha
Gutman)等音樂家合作演出李希特的父親所寫作的弦樂四重奏錄音母帶,不幸遭到李希特的嚴厲批評。他認為他們過於偏向華格納與史特勞斯的演出樣式,沒
能適當掌握曲子應有的那種布拉姆斯與葛利格的味道,方向既然錯了,不管怎麼努力,結果終究徹底失敗。他遺憾地說,他應該早一點參與他們的練習,並糾正這種
演奏樣式的錯誤。
(p. 251)
03/25/1978
卡崗在莫斯科音樂院大廳演出巴哈的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再次讓李希特十分滿意。他並且決定要演奏這首曲子的鋼琴版本,這樣就可以完全擁有巴哈的協奏曲了。
(p. 253)
06/23/1978
李希特聆聽卡崗與指揮家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合作演出的巴哈兩首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兩首布蘭登堡協奏曲。他說卡崗的演出真是無與倫比,Touraine音樂節的觀眾們愛死他了。
(p. 267)
05/14/1980
李希特與卡崗合作的貝爾格室內協奏曲終於由EMI (EMI CMS 764429 CD)
發行。李希特對這個錄音非常的滿意。音樂很棒,而且詮釋的手法也頗具說服力。唯一讓李希特不滿意的缺點是EMI的錄音導播(artistic
director),因為他對樂譜不熟,所以在某些段落中,沒有能夠適當地突顯該樂段的主要樂器。像第一樂章最後面的鋼琴的震音應該是很弱的
(pianississimo),但是導播卻讓鋼琴的音量太大了,未能忠於樂譜上的記載。[這張唱片似乎並不容易取得。LP絕版多年。CD似乎只有收錄在
由法國EMI發行,名為Sviatoslav Richter in Portrait,一套四張CD的專輯中。很遺憾本人尚未購得。]
(p. 268)
06/27/1980
李希特聆聽卡崗在Touraine的另外一場音樂會。卡崗演奏了巴哈的第三號E大調無伴奏組曲。李希特非常滿意,他說卡崗骨子裡就帶著E大調的性格,因此讓美麗的音樂洋溢給每個在場的聽眾。[Live Classics有發行相同曲目,也請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介紹。]
(p. 269-270)
08/04/1980
李
希特今天出席了卡崗的一場音樂會排演,曲目是薛尼克(Schnittke)提獻給卡崗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這場排演徹底征服了李希特的心。不僅協奏曲是
第一流的演出,非常的有趣,絕對是替卡崗量身訂做所打造的曲子。不管樂團或是獨奏家的表演都是無與倫比。太完美了,李希特竟然沒有任何演出上的建議。李希
特給這個演出打了A+的分數,不僅因為他認同這首曲子,也因為他景仰卡崗。他說:"... I adore Oleg. Period!"
(p. 271)
09/11/1980
李
希特顯然對於貝爾格的錄音叫好不叫座感到不爽。因為他又再一次提到這個EMI的錄音,雖然在法國與義大利都得到樂評人五顆星的評價,但是唱片公司卻以銷售
量過低為由,很快地就從目錄上絕版。他特別舉費雪迪斯考的講法來支持自己的不滿情緒,費老說:聽過這個錄音之後,「我總算且第一次了解這首曲子。」
(p. 281)
01/09/1982
卡崗與斯康納維(Vladimir Skanavi)演出荀貝格(Schoenberg)的小提琴與鋼琴幻想曲,李希特頗為激賞地表示,「我終於算是了解這首曲子了」(finally made sense to me)。
(p. 308)
05/07/1985
在一場家庭音樂會上聆聽過卡崗演出巴哈兩首無伴奏曲後,李希特寫下這樣的讚辭:
"Oleg
has set himself the truly heroic task of playing all Bach's works for
solo violin. He's preserving through sheer force of will and endless
hours of work. This desire for perfection and this integrity in his
work (I really ca't understand hos one can play this on this
instrument) are bearing fruit. Not overnight, of course, but slowly and
surely. If one thinks of all the worries that he has to contend with
and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music and if one thinks of the time
spent trying to sort them all out, one can only marvel at the endurance
of this marvellous musician and man."
當時卡崗正與病魔搏鬥,但是他的演出慾望與熱情並未有絲毫的影響。[卡崗演出巴哈六首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的錄音,由Erato發行。非常動人的演出。不易購得。前陣子似乎已經於低價位的Elatus系列再版,值得大家注意。]
(p. 312-3)
12/11/1985
電視播出1984年在普希金美術館的臘月音樂會實況畫面,李希特對於自己演出的入神表情感到不好意思,他認為幹嘛發明電視,聽音樂就好,聽眾的注意力就不會被演出者投入而往往是猙獰的表情給轉移了。
[1990年7月15日,卡崗病逝於慕尼黑,享年僅43歲。]
(p. 339)
08/27/1990
電
視上播放卡崗在德國慕尼黑的接受訪談的節目。李希特對卡崗當時的處境叫屈,怎能受到這樣
的煎熬。觀看這樣的畫面讓他非常難過。卡崗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幾乎說不出話來,呼吸困難,要正確地用德文說話也很困難。那是卡崗的最後一場公開演奏,李
希特能夠理解他的堅持,但是接受訪談所付出的心力太大了,旁邊一定有很多閒言閒語。而且,旁邊沒有人保護他。
(p. 345)
02/21/1992
卡崗的夫人顧德曼在一處教堂舉行音樂會,演出巴哈的無伴奏組曲第三第五與第六號。當晚的演出性質不詳,可能是紀念卡崗的音樂會,所以顧特曼的心情顯得十分沉重與悲愴,狀況不甚理想。
[不久之前,顧德曼才到台灣演出。]
以上部分內容取材自Sviatoslav Richter: Notebooks and Conversations, by Bruno Monsainge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06/07/2007]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李希特:筆記與對話錄」亂談 (一)對史達林的抗議?
傳
言道,為了表達他對史達林的不滿,他刻意在紀念史達林的喪禮中演奏巴哈某一首相當冗長的賦格曲,算是對獨裁者的無言抗議。傳言更繪聲繪影地說,觀眾在不
耐煩之下竟然開始發出不滿的噓聲。傳言更說,叛逆的李希特突然高喊:「誰敢打斷巴哈的曲子?」這個舉動引起安全人員的注意,把他給拖了出去,幾乎把他給槍
決了。事實呢?
李
希特說,這些講法不僅是無的放矢,更是荒謬至極。在那樣隆重的國殤場合,怎麼可能讓找來彈奏的音樂家自己決定要彈什麼曲子呢?(的確,屁股想也知道不可
能)。再說,那樣戒備深嚴的極權國家,所以政治高官聚集的場合,怎會有觀眾敢發出噓聲表示抗議?(的確,恐怕連放個屁都不敢)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當然是根據李希特自己的回憶了):史達林過世的時候,他正在外地(Tbilisi)演奏,被緊急召回莫斯科。當時是1953年,李希
特在俄國已經是最頂尖的鋼琴家了,雖然還未到過鐵幕之外的西方國家演出,但是在蘇聯境內,吉列爾斯恐怕都還要讓他三分。由於天候不佳(當時是三月),飛機
運輸並不方便,所以他還是搭乘裝載滿機鮮花花圈的貨機回到莫斯科,整架飛機上只有他一個乘客。等他兩天之後趕到會場(Hall of
Columns)時,天王小提琴家歐依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以及另外一位天后鋼琴家尼可拉耶娃(Tatania
Nikolayeva)以及貝多芬四重奏團已經在場,還有管絃樂團。他們在那個地方前後總共待了兩天。演奏,休息,演奏。就是要讓全場瀰漫哀傷的氣氛。
(記得在台灣小蔣過世的時候,電視台所有電視節目都暫停,全天候播送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阿爾畢諾尼的慢板,巴伯的慢板,蕭邦的喪禮進行曲,非要讓全國瀰
漫一股如喪考妣的黑暗氣息一樣。)
可想而知,演奏的場地也受到侷限,音樂家畢竟不是主角,只像是背景音樂。鋼琴是直立式,狀況不佳,被樂隊團團圍住,空間狹小。不過呢,李希特說,當時也的
確有個小插曲。當他上台要演奏巴哈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時,他發現踏板卡住了。他想把他修好,於是彎下腰拿不用的樂譜想要把踏板墊起來卡在適當的
位置。這種不尋常的舉動果然引起一些注意,以為他要在鋼琴下放炸彈似的。
李希特說,整個場子讓他很不舒服,氣氛很僵,毫無對藝術的尊重。這是藝術為政治服務的最壞示範,讓他作噁厭惡。他不喜歡史達林,但是他一點也不在乎,不關心政治。
這本書的前言是個有趣的章節。作者/編者BM (Bruno Monsaingeon)用它作為本書的開場,多少也反映出他對於一些有關李希特的傳說感到耐人尋味吧。
神話與傳說的產生,常常是因為人們為了解釋或理解超乎想像的現象而捏造出來的故事。李希特對西方樂壇的衝擊之大,反映在有關他的各種神秘傳說,其影響之大,可見一斑。下次再來談談其他傳說。
以上部分內容取材自Sviatoslav Richter: Notebooks and Conversations, by Bruno Monsainge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中譯本,或是即將會有中譯本?
照片來源:www.richtercompetition.com/book/r0.jpg
[05/31/2007]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
「在靜穆死寂的樂聲中」:馬勒改編的舒伯特「死與少女」
您 可能聽過馬勒(Gustav Mahler)的九大交響曲,也可能聽過大地之歌,也可能聽過許多歌曲,但是您可能不知道馬勒曾經將一些著名的弦樂四重奏曲改編成弦樂團演奏曲。收錄在這 張唱片的就是馬勒改編舒伯特(Franz Schubert)不朽的「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
這張唱片除了收錄馬勒改編的「死與少女」(D. 810)之外,唱片一開始更加錄了歌曲「死與少女」(D. 531),由女高音莫瑞(Ann Murray)擔綱,指揮家泰特(Jeffrey Tate)兼任鋼琴伴奏。我們別忘了,舒伯特自己也是改編的高手,「流浪者」被改編成鋼琴獨奏的流浪者幻想曲,「鱒魚」被改編成鋼琴五重奏。唱片製作的貼 心安排,讓我們在進入重頭戲之前,重新感受一下歌曲「死與少女」的詭譎氣氛,那是一個比冬之旅終曲「搖琴人」還要「死氣沉沉」的曲子,一個年輕充滿未來希 望的少女,不希望這麼早看到死神來找她,不過,她已經喪失了和死神對抗或是對奕的力氣,在靜穆死寂的樂聲中,死亡奪走了她的生命。那種寂靜,既代表著生命 的終結,代表著死亡的開始,更代表著死亡的解脫所帶來的幸福感。
Death and the Maiden
"Pass by! oh, pass by,
go, you savage skeleton!
I am still young, go, my dear,
and do not touch me."
"Give me your hand, you fair and tender creature:
I am a friend and do not come to punish.
Be of good cheer! I am not savage,
gently you will sleep in my arms."
改編之後聽起來如何呢?我個人還是偏好原來的四重奏版。雖然說樂團聽起來氣勢更足,強弱的對比可以做的更明顯,層次更多,但是,靈活度終究比不上四重奏 團,音色的瞬間變化也是四重奏團來得多采多姿。但是,還是頗值得一聽。第二樂章的第三變奏,曲調變得激昂,改編版更能突顯強弱對比;第四變奏,全部加了弱 音器,同第二變奏,但是小提琴的不安感減緩,音樂變得祥和;第五變奏,moment of truth,小提琴聲聲催促,樂團從弱音到強音,表現出來的氣勢顯然勝過四重奏團。
以下文字譯寫自唱片解說(EMI CDC 747354-2),原作者為兩位馬勒權威學者本人:David Matthews & Donald Mitchell。
[手稿故事]
1894年馬勒擔任漢堡歌劇院首席指揮期間,曾將此曲改編成弦樂團演奏版,其總譜在他去世多年之後由女兒安娜提供給馬勒權威學者大衛馬修(David Matthews)與唐諾密契爾(Donald Mitchell)做研究,於1984年正式出版面世。馬勒的女兒發現,交給,出版於1984年,本版本是首演者,錄於1985年。
馬勒改編舒伯特四重奏的來源是一冊由萊比錫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舒伯特「弦樂四重奏集」。馬勒過世之後,他的女兒安娜在整理父親遺物時,注意到這份樂譜裡頭包 含了馬勒本人的鉛筆註記以及其他記號,於是將這份樂譜交給唐諾密契爾。兩位學者仔細研究之後證實,這些記號都是用來將這些弦樂四重奏曲改編成弦樂團演奏之 用的指示,甚至,這首d小調四重奏的改編指示已經是接近完成的改編曲了。
兩位學者也發現,改編曲的第二樂章曾經演出過,因為樂譜上註記著馬勒在彩排時所習慣使用的藍色鉛筆記號,而且會出現在馬勒用來指揮演出的譜上才會出現的一 些實體記號。馬勒當初從漢堡的音樂商處購得這些樂譜,之後,也只有在漢堡進行過唯一一次公演,日期是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十九號。據說公演結果遭致聽眾與樂評 家的惡評,他們認為馬勒的改編曲剝奪了舒伯特的不朽音樂中渾然天成的親密觸感。或許是因為得到的多是負面的迴響,馬勒遂打消了將整齣改編曲公演的念頭。兩 位學者隻所以認定馬勒有將全曲公演的念頭,也是從樂譜上面的註記而推論的,因為馬勒除了將整首曲子的改編方式都清楚寫明之外,他的特殊記號方式也表示他心 中預期將會有排演第一樂章,第三樂章,與第四樂章所專用的記號。
儘管馬勒打消了改編舒伯特的念頭,他卻沒有打消改編弦樂四重奏的計畫。事實上,大約四年之後,也就是1899年左右,他完成了貝多芬f小調弦樂四重奏 (Op. 95 Serioso)的改編工作,並且公開演出全曲。這項改編曲或許是他最負盛名也最惡名昭彰的成品,在保守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掀起喧然大波。
兩位學者也根據馬勒本人有關改編作品的看法,根據馬勒的創作風格,推論出馬勒改編這些曲子的可能動機以及可能採取的改編原則。首先,從指揮的立場來看,他 顯然很想要將這些四重奏珍品帶入音樂大廳的舞台,賦予它截然不同的音響效果,讓更多的聽眾能夠有機會聽到。其次,我們也必須認清馬勒本人特有的音樂詮釋與 再創作的才華,這也是他的音樂天賦之一。他的改編曲讓他得以有詮釋(也就是,指揮)這些偉大室內樂作品的機會。第三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馬勒顯然相信 舒伯特與貝多芬的聲響效果的潛能受限於樂器編制並沒有得到完全而充分的發揮,必須借整個弦樂團之力,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表現。也就是說,這些四重奏仍有有 待開發的面向。
馬勒這首改編曲的主要改編之處在於低音部分的增強,增加音樂的厚度,但是他並不是每個低音都增強,這顯示他並不是機械性地編曲,而是一種仔細創造過程,而且有時甚至表現出革命性的效果。在第二樂章,他刻意給弦樂器加上靜音器;其他不同段落都顯現馬勒匠心獨具的神來之筆。
此外,馬勒偶爾也會增加或是改變音樂的強弱力道(dynamics),甚至增加一些樂句修辭連結方面的細節。儘管馬勒親手撰寫的註記有多處前後不一致的段 落,兩位學者在編撰的過程中,決定大體上都維持馬勒留下的原樣。馬勒的鉛筆筆跡時常會有不清楚的狀況,兩位學者因此也不得不自行判斷。這些狀況幾乎都是發 生在特定的情況,也就是馬勒的修改記號只註記什麼時候開始,卻沒有標示什麼時候結束。此時,他們就必須自行決定該什麼時候結束,然而,這些決定都經過仔細 參酌馬勒在其他類似的段落方面所做的處理。例如,如果再現部的部分他忘了標記修改的結束點,他們就會替他補上。
首度完整的公演於一九八四年五月六日在紐約的卡奈基音樂廳舉行,由阿茲蒙(Moshe Atzmon)指揮美國交響樂團(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英國的首度公演則是由本唱片的原班人馬,指揮家泰特(Jeffrey Tate)指揮英國室內樂團(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於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在倫敦的Barbican舉行。本唱片錄製於一九八五年的五月一號與三號,以及十月四號,錄音場地為倫敦市北 邊的
聖巴納巴斯教堂(St. Barnabas Church)。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委託這兩位學者進行謄寫馬勒改編版本工作的,是來自紐約的卡普蘭(Gilbert M. Kaplan)先生,他也正是那位以業餘音樂愛好者的身分指揮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的知名人士,除了最早在Connifer的那張唱片之外,前幾年還幫DG灌 錄一張唱片。
年輕指揮新秀威瑟莫斯特(Welser-Most)指揮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管弦樂團(Camerata Academica Salzburg)的版本(EMI),也是頗受肯定的好版本。
[03/17/2007]
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好站相報 李希特 mp3 免費下載
在
網路討論群上看到這個專門介紹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俄國的網站, 裡頭可以讓您免費下載非常多的mp3, 從巴哈到韋伯,
數量相當驚人. 有興趣的朋友, 請勿錯過這個機會. 網址: http://sviatoslavrichter.ru/records.php
俄文網站, 不懂俄文也沒關係, 只要把滑鼠指到連結上, 看看瀏覽器底下的狀態列就會顯示英文的曲目了.
這些mp3錄音年代比較久遠, 集中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之間. 也都有發行過CD. 例如Urania或是Parnassus或是Melodiya.
主要曲目包括: 這裡有李希特早年的巴哈, 義大利協奏曲, 英國組曲, a小調幻想曲與賦格, 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 莫札特三首鋼琴奏鳴曲(K. 310, 545, 533), 舒伯特D大調奏鳴曲. 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協.
李希特的舒曼, 自然是拿手好戲, 這裡你可以下載: C大調幻想曲, Op. 17, 森林情景. 另外,
有一場1955年6月20號莫斯科實況演奏的錄音, 更是不容錯過. 裡面有舒曼的ABEGG變奏曲, 多首幻想小曲(Op. 12), 幽默曲,
以及史克里亞賓第二號奏鳴曲(我的最愛), 十二首練習曲, 詩曲, 面向火燄等等.
更別忘了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以及老蕭的前奏曲與賦格(Op. 87)選曲. 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絕版多年(Bianco),
直到一兩年前才由加拿大唱片公司重新發行. 老蕭的作品八七, 除了這個版本之外(1956),
最有名的大概就是PHILIPS套裝的另外一個版本了(1963).
對了, 還有展覽會之畫. 雖然不是Sofia那個版本(1958), 也沒有那麼瘋狂的音色, 不過這個灌錄時間更早的版本(1956), 倒是較為吻合李希特的一貫詮釋手法.
有沒有版權問題呢? 我不知道, 也許都是超過50年以上的老錄音, 版權已經喪失了吧.
[03/14/2007]
2007年1月2日 星期二
朱里尼與史卡拉愛樂的貝多芬
指揮大師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在1990年代灌錄了八首貝多芬的交響曲(第九號合唱成為遺珠之憾),由SONY Classical發行。這個版本既讓人期待,也讓人好奇。畢竟,這應該算是大師這輩子最接近全集的錄音吧,因此自然是值得期待的版本。儘管如此,這套版 本卻似乎始終得不到很多的關注。或許是因為朱里尼合作的對象並不是諸如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乃至於芝加哥交響樂團等傳統的知名樂團,而是一個年輕、但默 默無名的小樂團,史卡拉愛樂。這樣的合作,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嗎?演出成果如何呢?或許可以從這張收錄了第一號與第七號的唱片中一探究竟。
以朱里尼的資歷,說他想要與世界上任何知名樂團合作灌錄貝多芬全集就可以排得上檔期,應該不為過。但是,他卻選擇回到他的故鄉義大利,回到他熟悉的音樂環 境與六零年代他發跡的米蘭,這卻是值得敬佩的事。雖然說我們已經習慣將「史卡拉」與義大利歌劇連結在一起,對於擅長義大利歌劇的樂團是否能處理好貝多芬, 不無懷疑,但是,義大利樂團的一般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在大師的巧手指揮下,或許也能奏出完美的合聲與激昂的活力。
史卡拉愛樂(La Scala Philharmonic Orchestra)與眾所皆知、專職演出歌劇的史卡拉歌劇院樂團並不相同,雖然很多歌劇樂團的成員也同時是史卡拉愛樂的成員(有點類似維也納愛樂與國立 歌劇院樂團的組成)。史卡拉愛樂成員來自米蘭乃至於義大利許多不同樂團的成員,顯著的特色就是團員年紀都很輕,特別是弦樂部門。
那麼這張CD的演奏如何呢?我聆聽多遍之後的最大感想是,好的指揮家,即使按照傳統的演出樣式來發揮,一樣可以琢磨出處處讓人充滿新鮮感與驚喜的音樂。貝 多芬的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其實應該算是第二號,因為它的完成時間比第二號來得晚,也因此,第一號交響曲中已經透露出許多貝多芬個人在作曲上即將開拓新頁 的端倪。就速度上來看,朱里尼顯然是比不上很多強調古樂演奏形式的版本,例如哈農庫特,或是阿巴多最新的一套錄音。第一樂章與第四樂章,四平八穩地推進主 題的發展與樂曲的律動。第二樂章的行版與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速度恰到好處,順暢流利而不做作。朱里尼的詮釋方式特別著重樂器聲部之間的平衡,所以我們可 以清楚的聽到鼓聲,大提琴,中提琴加入合奏的行列。至於第七號交響曲,偏慢的速度的確一開始讓人不太習慣,特別是我們已經被克萊伯那種大醉狂喜的酒神風格 所寵壞之後,尤其是第四樂章。但是撇開激情不足不談,第二樂章稍快板的弦樂部份,綿密與精緻的程度讓人愛不釋手,直透人心,卻又不會過於沉溺在其中。
讓人吃驚的是,這種聲部的清晰通透效果,並不是錄音工程師在電腦上「修飾」出來的。CD解說中提到,朱里尼非常厭惡這種修飾,他堅信,讓音樂的不同聲部維 持平衡,是指揮家的工作,不是工程師的工作。所以他和樂團成員每次錄完一個段落之後,都會回到視聽室仔細聆聽錄下的版本有何需要改善的部分,然後繼續重新 演奏錄製。當然,SONY的錄音技術在這張CD發揮得相當好,充分實現了大師的錄音理念,讓我們聽到如臨現場的身歷聲和諧感。
朱里尼的堅持真是真知灼見,讓人由衷敬佩。這種工作的態度也反映在樂曲的鋪陳中,我們可以聽到一個長者敞開胸懷、以最誠摯的態度在述說一段段的故事。這種 聆聽音樂的感動,截然不同於那種花了很多時間解釋節拍器速度應該要多少,或是18世紀的快板跟20世紀的快板有什麼差別等等的理論背景之後,而做出來的音 樂所得到的啟發。
聆聽古樂演奏樣式的錄音,我們猶如上了一堂課般的啟發,「阿,原來貝多芬那個時代是這樣子演奏阿」。但是我相信,這種啟發永遠也抹去不了上一代的指揮大師,福特萬格勒、貝姆、克萊伯、以及朱里尼等人所代給我們強烈感動。
這張CD讓我下定決心要把這個版本蒐齊。也推薦給大家。
貝多芬交響曲第一號與第七號
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指揮史卡拉愛樂管絃樂團(La Scal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錄音:Teatro Abanella, Milano, Italy. 1991
SONY Classical SK 48236 (1992)
[01/0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