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日 星期日
阿勞 ERMITAGE ERM-182
阿勞(Claudio Arrau)於1971年9月17日在義大利的部分實況錄音(ERMITAGE ERM-182)。演奏的曲目相當的豐富,包括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十三號(Op. 27, No.1),李斯特的鋼琴奏鳴曲,還有蕭邦的第四號敘事曲、夜曲、以及詼諧曲第一號。
仔細聽了兩三遍之後,心中總是有些迷惑。自己很少聽阿勞的錄音,所以無法根據既有的認識來著落阿勞演奏的不同時期演變。以前懵懵懂懂之際買過阿勞彈舒曼的 幻想曲,當時只覺得很悶想睡覺。當然是我的問題。一般看到對阿勞的描述,總說他的音樂總是結構工整,每個音符好像總是帶著深刻的意義似的,速度不一定快, 往往偏慢。他從小也是個鋼琴天才,七八歲就登台,後來離開智利到歐洲奧地利跟隨李斯特的嫡傳門徒Krause學琴。接受的嚴格訓練包括背譜移調彈奏所有巴 哈的平均律。或許是這種印象,所以從不預期從阿勞的演奏中可以聽到四射的火花。
這張CD倒是改變了我的看法。我聽到的除了堅實的指法技巧之外,也有一些偏長的 休止符或是獨特的漸強音。有趣的是解說裡頭對於阿勞的說明。阿勞絕對不作沒有意義的事。所以曲目的編排上就大費苦心。一般李斯特的奏鳴曲因為很長,所以多 半會是在下半場單獨登場,但是很多鋼琴家不希望以最弱音結束音樂會,所以也有擺在上半場的情形,但是這樣不但下半場的曲目比重很難調配,而且之前也得找一 首曲子來搭配。通常會用一些李斯特改編的大變奏曲來開場,不過跟奏鳴曲本身好像就完全缺乏關聯了。阿勞這場音樂會的配置倒是巧妙解決了這個問題。貝多芬的 第十三號奏鳴曲本身也帶有濃厚的幻想曲風格,在曲式上並不拘泥於傳統的奏鳴曲編排,所以擺在李斯特之前,頗為合適。下半場的三首蕭邦,阿勞也刻意搭配成類 似一套大型的幻想曲形式的奏鳴曲。由莊嚴起步的快板到夜曲般的中板再到最後的 激情詼諧曲。阿勞的確是動了很多腦筋。
但是,或許是動了過多的腦筋,他的音樂聽起來卻似乎有些鬆散。很難講那種感 覺。或許是旋律線的問題吧,很難抓到清楚的動線,所以,雖然會被一些片段所吸引,但是就是很難集中注意力聽完。或許是曲子本身的困難度所致。不過,還是有 些段落會抓住我的注意力,得到些許感動。這就夠了。但是我覺得我好像就是不會喜歡阿勞的風格。嗯,有機會還是多聽聽再說。想一想,我還有他彈的布拉姆斯兩 首協奏曲,還有蕭邦四首詼諧曲,還有一張李斯特。都是晚期的。應該再拿出來聽 看看。
對了,沒講到。解說裡頭提到兩點有趣的事。首先,阿勞是在六零年代少數把李斯 特奏鳴曲擺在和貝多芬等同地位的知名鋼琴家。不知真相如何,不過想想,肯普夫,巴克豪斯,紀雪金,舒納貝爾等大師,好像沒有留下多少李斯特的錄音。倒是李 希特是個例外。其次還提到,阿勞的演奏會隨著不同年齡與時期而有很大的差異,在六零年代比較表現出純粹的音符,愈到晚年,個人風格與彈性速度益發明顯。
突然覺得,也許演奏音樂時需要很高度的集中力。曲子愈長,要完全集中的難度更 高。一但稍有閃失,可能整個架構就都瓦解了,變成音符本身無意義的流洩。所幸 過日子不需要無時無刻緊繃心神到高度的戒備狀態。
[12/01/2002]
標籤
聽寫練習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